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风俗民情 >> 正文

【一村一故事】竹岐码头的昔与今

http://www.mhnews.com.cn  2016-05-30 11:17:54   来源: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号    【字号

  在闽江边松软的沙滩上,急于出行的人们,或肩挑重担,或手提行李,或推着单车,匆匆赶往渡船停靠的“码头”,翘首等待对岸的渡船。渡船靠岸时,船老大用一块厚木板架在船与沙滩之间,岸边的人们于是争先恐后地涌上甲板……收起木板、关上栏门、收取费用后,船老大驾船驶离“码头”。出行的人们靠着甲板边简易的栅栏,颤颤悠悠地向目的地进发……这是从前在闽江边经常可以看到的景象。

  (上世纪80年代,竹岐码头还是经贸往来的集散场所•林明秋/摄)

  这里的“码头”,仅仅是一片较为平缓的沙滩而已,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登船地点。这里连简易的设施都没有,只有一段延伸至江边的石板台阶,方便人们往来。但即便如此,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年代,这里是人们出行的必经之处,也是经贸往来的集散场所。

  (乡间过渡•林明秋/摄)

  喧嚣与辉煌,书写历史沧桑

  闽江竹岐段岸线长2千多米,近岸水深1.5米,航运年代久远。据史料记载,三国时这里就设有造船基地,曾出现“宏舸连舳,巨舰接舻”的景象。唐宋以来,闽江木帆船运输发达,到民国初年盛极一时。明末清初,甘蔗巡检司由甘蔗迁往竹岐,竹岐码头开始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官方性质的码头逐渐取代私有码头。竹岐先后建立了闽江航运公司轮船客运码头、竹岐渡口和竹西渡口等三个客运码头,均可供50吨级客船停泊。当地还建成一个可泊1艘100吨级货船的货运码头,年吞吐量达2万吨。

  (昔日码头的繁华•网络图片)

  作为闽江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竹岐码头凭借着独特地理位置,承担着航运管理的职责,也见证了水路运输的辉煌历史。民国时,竹岐码头被称为竹岐关,岸上设有税馆,闽江上下行的船只都要在此靠岸报税。有时候,报关后的客商来不及赶路,便留宿在竹岐。当时的竹岐客商云集、驿馆林立,道路两侧是成排的商业店铺,形成了车水马龙的“合掌街”,许多商品交易也在此进行,极为繁华。据当地老人介绍,当时来往船只多为木帆船,靠岸后要收起船帆,闽江边上就会呈现出“桅杆林立”的壮观景象。

  (动车经过闽侯竹岐段•林岳铿/摄)

  据说,竹岐村最早的居民只有刘、唐两姓,有“未有竹岐先有刘、唐”的说法,后来出现的江、林、郑、连等30多姓,大多是过往客商来此定居,或从山上迁入的。最早设渡口的就是唐家人,因此,唐家祖屋也被称为“渡船厝”。唐家渡口于上个世纪70年代收归村集体所有后,村里指派专人经营渡船,直到闽侯大桥通车。当时,除竹岐居民外,鸿尾、上街甚至南屿的人去县城和福州,也多从竹岐码头过渡。

  (2004年8月闽侯大桥建成通车•林煌/摄)

  (闽侯大桥的建设让竹岐码头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程天钗/摄)

  沉寂与消亡,记录社会巨变

  在当时条件下,渡船虽然给人们出行和运输带来方便,但渡船班次少,行进速度缓慢,还受到天气的影响和制约,往往会造成客流和货物滞留,耽误客人办事。上世纪70年代初,竹岐至江口四级公路修通,竹岐有了第一条通往外地的公路。此后,货运汽车可以搭乘江口至湾边的轮渡直接进入福州,但江口和湾边轮渡码头经常排着长长的车龙,加上过轮渡比较麻烦,所以除非运输特殊的货物,一般人很少从江口搭轮渡进城。

  (曾经热闹异常的竹岐码头,如今已少有人问津•南风/摄)

  此后,“村村通”工程在闽侯县全面铺开,陆路交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出行和运输已不再单靠渡和船。曾经喧嚣一时的竹岐码头也完成了历史使命而变得冷冷清清,只有被磨得溜光的石板台阶在默默守望着潮起潮落,并在风雨和江水的侵蚀中开裂,走向消失。

  (京福高速公路让竹岐步入快速交通时代,图为京福高速竹岐互通•吴心钰/摄)

  (竹岐山乡景色•王元春/摄)

  道路、桥梁的修通,使竹岐摆脱了交通落后的桎梏,从一个偏僻的江滨小镇融入到了县城、省城,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在竹岐,已难见“桅杆林立”的盛况,曾经车水马龙的“合掌街”也变成现代商铺和宽敞的道路,竹岐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充分享受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实惠。

  (“村村通”工程让竹岐山区有了“致富路”,图为竹岐峰连村公路通车仪式•何仁强/摄)

  (美丽乡村•吴国棋/摄)

  每当提起码头,人们不免还会涌上复杂而依恋的感情,因为这里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为当时的经贸往来、人际交往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也见证了经济社会的沧桑巨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竹岐码头已然退出历史舞台,但当地经济的巨轮却正杨帆起航,驶向更加广阔而辉煌的明天。

  (美丽的竹岐金水湖• 林龙锦 吴心钰/摄)

  (南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