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闽侯图文 >> 正文

探访闽侯土楼——溪源寨

http://www.mhnews.com.cn  2015-06-05 15:43:26   来源: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平台    【字号

  闽侯县鸿尾乡溪源村,有一座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的古寨——溪源寨。古寨奇特的布局、完善的设施及其带有传奇色彩的来历,都给游览其间的人们一种闽侯土楼别样的韵味。

  (溪源寨远景·资料图片)

  (溪源寨远景·资料图片)

  (溪源寨正门)

  具有鲜明历史印记的闽侯土楼

  溪源寨地处深山,远远望去,在青山绿水间,高大的马头墙犹如驼峰般凸起,又像羽翼般飘逸舒展。近前仰望,墙顶一块块方状青瓦与土墙紧紧相嵌,犹如武士身上的盔甲,威严肃穆。

  (威武的马头墙·忠心∕摄)

  溪源寨是闽侯县鸿尾乡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清代方形土楼。坐西朝东,青山做枕,面揽田原。古寨以土木石混合构筑,占地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

  (溪源寨大门门楼内景·忠心∕摄)

  整座古寨由外及里依次有门楼、前天井、前座、中天井、主座、后天井、阁楼等组成,前后三进。

  (雨中天井·卓仁勇∕摄)

  主楼八楹七间,七柱出游廊。内有厅、房计232间。楼内布局严谨,宽敞明亮。主楼左右两侧的阁楼精巧雅致,别具风格的美人靠与飘逸轻盈的翘角飞檐相互映衬,美感十足。寨内随处可见精细的雕刻,浮雕、圆雕、透雕多种技艺并举,雕刻线条生动流畅,画面形象逼真。门窗均嵌有长、方、圆、八卦形等多种装饰,刻着人物、禽兽、花果等;屋顶矮墙内侧塑有人物故事与鸟兽花卉等图案,工艺精湛。不论是雕是绘还是塑,每幅图案都透露出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充盈着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溪源寨主楼厅堂·张卫纯∕摄)

  最有意思的当数大门和围墙了。

  古寨的大门用硬木制成,厚达20多厘米,外围铺以铁板防火,十分坚固。四周外墙高大结实,墙上设有窄窗和射击孔。围墙分两层、用青石黄土垒筑。底层用青石垒砌,高近三米;上层则用生土和碎石夯筑,有内外两墙,中间的夹道可贯通古寨四周。前右、后左的犄角上,还有两座相呼应的三层土筑碉楼,居高临下,可做全方位的远眺侦察。据说,这种构造主要用于乱世中抵御土匪兵寇的袭扰。当外敌来犯时,碉楼内至少可武装几十人。

  (前右、后左的犄角处各有一座碉楼)

  后庭院还有两口水井,水质清甜。楼里更有磨房、浴室等生活配套设施。庭院还铺了排污防涝用的环形排水管道。住在这里的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一种大家庭、小社会的起居生活形态。

  古寨来历成迷

  古寨的来历有个谜一般的传奇故事。民国《穆源林氏族谱》记载:“有宜承先人薄业益以妻亲资助,兴家构堡屋,宏敞冠全穆。置田产荫后人,诚可谓裕后之祖。”

  1853年,一位叫林有宜的人,在鸿尾乡溪源村为他的子孙盖了这座大屋子。

  相传林有宜家贫如洗,但秉性淳厚。他在一个富甲三县的财主家做长工时,与主人家唯一的千金相恋。后得岳父母赏识,终于娶回娇妻,家境也渐渐宽裕起来,以五亩薄田勤俭起家,经过日积月累,到晚年积蓄了一笔家财建起了这座古寨。

  对林有宜家财的来源,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林有宜的岳母极为疼爱女儿,也非常喜欢女婿,逢年过节就用轿子接女儿回家,秘密将金砖藏在糟菜缸中让女儿带回家。有了岳母的资助,林有宜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另一种说法则是,林有宜为岳父修坟时,挖出大量的金银财宝,从此一夜暴富,修建了此寨。

  160多年过去了,溪源寨依然坚固,但林有宜的后人已不再依靠寨堡的庇护,纷纷走出古寨,融入多姿多彩的社会。溪源寨作为记录一段历史的载体,则牵动了人们的情思与探寻的目光。

  纪玉屏∕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