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种“金”农
http://www.mhnews.com.cn 2015-12-21 10:36:17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农户正在清洗金线莲。
千百年来,野生金线莲一直被称为“药王”、“金草”。这些年我县不少群众都尝试种植金线莲,但受气候条件制约,他们种植的大多是组培和大棚金线莲,在药效上较野生金线莲差了许多。今年,竹岐乡前山村10多名村民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扶下,成功在山上的阔叶林下种出了仿野生金线莲,并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小村医建起“仿野生”
金线莲基地
前山村是一个距离县城足有90分钟车程的偏远山村,在这个常住人口只有50人的小山村里,村医罗维灯是个大名人。这既源于他坚守深山20年为群众治病,更因为他带头种起了能生“金”的金线莲。
罗维灯在包括前山在内4、5个村行医20多年,在当地群众的眼中,罗维灯不管多晚多远都会按时出诊,及时解决村民们的困扰,是他们的贴心人。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近五年以来,前山等村壮劳动力大多选择了进城务工,导致当地的人口锐减。人口的流失,让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少,罗维灯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这让他一度萌发了离开的想法。“说实在的,我也曾经想过离开这里,到城里打工。然而我毕竟在这里生活了20年了,对这片山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就想能不能利用山里的资源做些‘文章’。”罗维灯如是说。
罗维灯是个说干就干的实在人,有了想法就立刻着手研究。经过调查,他发现前山村牛罗顶山的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满山到处是野生的灵芝等菌类。“这里土地这么肥沃,不开发岂不是一种浪费!”罗维灯琢磨道。为此,他特意咨询了在竹岐乡卫生院工作的朋友,两个人一起在山中转了一圈,考察了牛罗顶的气候和土壤,最终选择了种植“仿野生金线莲”。
拿定主意后,罗维灯马上询问村里的乡亲是否有意向一起种植,得到了不少村民的回应。
其中,村民陈雪月一家最为积极。“我和丈夫以前到竹岐做木工,每天很辛苦,赚的钱还不多。后来听村医说要找合伙人,觉得可以拼一把,就一起回来了。”陈雪月笑着说。她告诉记者,确定合作意向后,自己和丈夫还帮助罗维灯四处联络有意创业的村民。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快组成了一个由十多户村民参与的合作社,并筹集了资金150万元,在牛罗顶山上的野生阔叶林下,开始种植金线莲。
村民“种宝” 政府帮扶
牛罗顶山海拔300多米,常年气候在5到30℃之间,正是金线莲生长的最佳气候,今年1月,合作社投入所有资金,在大树下种下金线莲。通过乡卫生院技术人员的指导,经过四五个月的精心培育,70亩的金线莲长势十分喜人。“眼下县内各处金线莲种植基地普遍是用大棚人工栽培,价格有越来越低的趋势,但我调查发现‘仿野生’金线莲货源十分稀少,效果较普通的金线莲更加优良。”罗维灯说。他告诉记者,原先按照预计,这70多亩金线莲可以收入人民币近300万,每户成员可以分得30万左右。
然而,正当罗维灯等人憧憬着收成后的幸福场景时,一场天灾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今年8月,台风苏迪罗登陆福建。连续的降雨、大风。让金线莲基地减产了近一半,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20多万元。“野生种植的金线莲就怕连续雨水,毕竟不像大棚可以遮雨的,‘苏迪罗’台风登陆让我们减产了3000多斤。”谈及这次损失,陈雪月难掩苦闷。让陈雪月感动的是,县市场监管局、竹岐卫生院等相关部门单位了解到情况后,马上帮助协调销路和产量问题,力求将农户的损失降最低。
“知道情况后,我们立刻联系了县市场监管局,并派出专门人员,在如何防灾,联系买家等问题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竹岐乡卫生院长张国超说。他告诉记者,乡卫生院主要做的是为农户联系各方面的渠道销售,如一些药店、中草药批发企业等,解决了金线莲基地的销路问题。
放眼未来,共同致富
尽管遭受严重天灾,但由于前山村的仿野生金线莲品质优良,加上政府的助力扶持,因此销路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截止目前,基地共出售了3000斤金线莲,取得了100多万的收入。林下种植金线莲让村民赚到了第一桶金,他们深信自己的金线莲可以持续生“金”。
“现在乡政府、卫生院都很支持我们,周边的农户也都带动起来了,现在这个季节,每天都有30多人在帮忙,将来,我们打算合资从山底修一条路弄上来,在大山里再弄些管理房之类的,将我们的基地建的更加完善。”罗维灯言道。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明年将金线莲基地再做大些,工人带动多些,农户也多收益点。
(闽侯乡音 记者 林若野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