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侯官古街上的它有了新“身份”!

http://www.mhnews.com.cn  2022-09-17 16:29:01   来源: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字号

  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地处闽江下游河谷平原和低丘山地之东口,周边农副产品丰富,手工业发达。

  20世纪初,侯官村开始出现地方性手工业榨油作坊,这些油坊产生于清末,发展于民国,早期多以“前店后厂”的家族作坊形式存在,之后陆续壮大,于20世纪50年代由私私联营发展到公私合营并达到全盛。彼时,侯官油坊共有八厂,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日,记者来到侯官,探寻侯官油坊背后的故事。

全盛时期设八厂

可月供应十万人

侯官乡贤、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榕民:

  “全盛时期,侯官油坊共有八厂,分别是克照油行(一厂)、宝丰店(二厂)、祥源店(三厂)、顺茂店(四厂)、民生店(五厂)、六成油行(六厂)、裕民油行(七厂)和元记油行(八厂),我家族经营的正是裕民油行。”

  吴榕民说,侯官油坊八厂中,除了裕民油行和元记油行外,其他油坊都临主街,且靠主街的江岸一侧。“油坊多是‘前店后厂’,地处江岸利于开展门市及原料产品进出运输;且油坊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和粉尘扩散,江岸空间开阔,可以有效减轻对村民的干扰和影响。”吴榕民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早期的侯官油坊作为家族式民营经济体,其资本来源多由某家族或亲友集资而成。一间油坊,一般有老板数人(合股)。管理人员设“掌盘使”(财务人员)和“出街使”(采购、推销人员)等,由老板或亲友兼任。此外,油坊的工人也多由本家族或亲友中择精壮者组成。而侯官老油坊的生产原料主要有油菜籽、山茶籽、芝麻、花生、油桐籽和乌桕果。原料来自闽侯周边乡镇、闽清(油桐),南平樟湖板(乌桕)等。

  “据说,以加工菜籽油为例,侯官全村八个厂能月产菜籽油24吨左右,可满足当时十万人口每月食用油供应。且侯官油坊的成油品质优良,通过侯官市的中转,销售到福州地区甚至省内多地。”吴榕民说。

曾带来商业繁荣

维系工人们生计

  油坊的发展,给侯官带来商业繁荣。为油坊配套服务的木匠、竹篾工等有关店铺应运而生。饮食店、米店、酒肆、京果店、酱园店、旅社和中西医诊所等在侯官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生意兴隆。

  油坊产业的兴起,让侯官诞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队伍。他们组织了“侯官搬运榨油工会”,积极参与乡间社会公益活动。油坊的存在,更促进了商业流通,工人们也通过和南来北往的客商交流,扩大了视野,淬炼出了勤劳、诚信的优良品质。更重要的是,油坊保障了工人们获得了在那个年代不菲的收益,维系了他们一家的生计。

  “据我家长辈说,早期油坊工人工资报酬以实物工资的大米计酬,油坊转公私合营、地方国营后,开始发放工资,工人最高每月可拿48元人民币,最低也有近30元。这样的工资虽不算高,但在当时的农村,已经属于‘高收入’家庭了。”村民王大爷回忆道。

搬迁改制中没落

希望盘活工业文化

  1956年,存在近60年的侯官油坊,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整体搬迁到建新镇洪塘。油坊变为“地方国营闽侯油厂”。1996年,政府对闽侯油厂进行改制,将之并入闽侯皮革厂。至此,存续近一个世纪的侯官油坊彻底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所代表的地方产业历史和文化依然留存人们心中。

  “我家族的裕民油坊遗址尚存,据说地下还埋有装填料饼、压榨油料的行母(木制压榨机),这里是闽侯很重要的一处工业产业遗址。”吴榕民感慨。

  吴榕民希望,未来,借着侯官村发展的东风,政府能积极盘活老油坊这块特色的工业文化资源,再现古法榨油的老手艺,打造一条从榨茶油,到油茶工业文化旅游的路线,让侯官老油坊再飘一缕醇厚的油香,助力侯官乡村振兴。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林若野 陈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