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中秋礼仪知多少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9-12 17:17:28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每逢佳节倍思亲,临近中秋,在思念亲人的同时,你是否还记得中秋这天需要注意的礼节呢?

  “摆塔”时分童趣恒生

  “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这是民间一曲民谣。旧时,南屿、尚干等地有中秋摆塔的习惯。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宋代诗人谢泌在《福州即景》中如此描写,可见中秋“摆塔”习俗,早在数百年前就有了。乡村的孩子会捡瓦片,一点一点根据定光塔的模样垒起来。在还没封顶的时候,往塔里塞些树枝易燃物等。封顶后,在塔的下面点着树枝。一把火点着,能听到塔里“噼里啪啦”的火苗声音。发展到明代,摆塔习俗开始盛行,据说,当时戚继光平倭寇大获全胜,回福州之日正好碰到中秋节。老百姓们为了迎接戚继光,纷纷把家里的值钱的东西摆在门口庆贺。

  中秋节饭桌上必有的美食

  在过中秋,饭桌上一定会有芋头、鱼丸、春卷等特色食物。

  “一定要有芋头鸭汤、芋泥螃蟹饭。”市民李女士回忆说,中秋节吃芋头是一种特色,因为那个时候芋头刚刚收获,正是十分鲜美的时候。除了芋头,她每到中秋就盼着母亲用梭子蟹做螃蟹饭。肉末、虾仁、香菇等等放锅里炒,放入虾油、盐后装起,泡好的糯米下锅炒,边炒边加水,直到米粒变长、变大,把洗好的螃蟹埋进米里。炒好的调味再下到锅里翻炒几下装起,隔水炖熟。吃前再趁热撒点胡椒粉和葱花,十分美味。

  中秋夜吃月饼

  与过去一样的,那就是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可是细说起来如今的月饼和旧时有些不同。瞅着家里包装精美的月饼,老刘十分怀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礼饼店。他说过去吃的是礼饼,中秋送长辈要送大礼饼,中秋送小孩子,就要送小份的礼饼。礼饼里面装满了腌好的肥肉、五仁等,而且很便宜,一个小的1毛钱,大的吃不完,可以要求切成小份的。“那时的礼饼大,而且油油的很快就让人吃饱了,哪里是现在仅外观好和大盒外,里面就那么一丁点不到的小月饼可以比的。”

  旧时老宅天井赏月

  “中秋当然要赏月了,还要听长辈们讲故事。”老郑说,上世纪50年代时。每年中秋节的晚上,一家人都会搬桌子、搬凳子坐在阳台边,喝点小酒,父亲就开始给孩子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孩时的老郑最喜欢在天上找“玉兔”。哪朵云彩是兔子的形状,圆圆的大月亮上找“玉兔舂米”的景象。

  然而对于李女士来说,赏月,也是最近十几年做的事。出生于文革时期的她,印象里,中秋节的夜,家里只是一帮孩子嬉闹赏月。她没有听长辈讲故事,年复一年中秋节,倒是在表姐的星座知识的熏陶下度过的。40多年过去,只要抬头看看天上的星,她现在还会认出许多星座。“当时哪有心思赏月啊。”李女士的父母是教师,中秋节晚饭吃好后,他们都各自躲在屋里看书去了。后来迎来了知识大爆炸时代,家人一起赏月的情景更是鲜少出现。如今高楼林立,站在自家阳台很难再看到月亮。月光下漫步,也不再讲月亮上的传说,而是谈论生活琐事、政治时事。也再看不到孩子们对月亮充满新奇的眼神,赏月,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见习记者 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