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喜娘文化发扬光大
http://www.mhnews.com.cn 2018-09-14 11:10:16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陈夏玉(左二)和妹妹陈秀兰(右二)手把手教导徒弟学规范礼仪。
福州喜娘文化源远流长,而闽侯则是福州喜娘的发源地。来自上街镇石门街社区的陈夏玉和她的两个妹妹,更是众多喜娘中的佼佼者。
从排斥到入迷
陈夏玉升华自我
1994年,陈夏玉被妈妈带着学习喜娘。在当时,从事喜娘工作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婚礼上的唱诗喝彩也都是千篇一律的。29岁的陈夏玉对喜娘的学习并不热情,甚至还很排斥。无奈于妈妈的坚持,她还是跟着学习了一年,掌握了喜娘的基本功,可以出师了。“当时我出师后接的第一场婚礼是邻居朋友。婚礼前我按照妈妈教导我的风俗礼仪指导双方做好传统婚礼的手续。”陈夏玉告诉记者,当时她纯粹是想帮自己的朋友热热闹闹地完成婚礼,没有其他的想法。但是,当婚礼中看着自己一步一步带着新人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看着新人在婚礼中那充满幸福的笑脸,她深受那氛围感染,也很激动自己能成为新人开启新生活的指引人。这满满的成就感,改变了陈夏玉对喜娘的看法。
因为年轻,主持风格丰富又不失庄重,陈夏玉在朋友的婚礼后一炮走红。越来越多的人邀请她做喜娘。陈夏玉也在一次次的主持中,不断审视喜娘这个职业,从而爱上这个职业并开始带领着两个妹妹一起从事喜娘工作,号称陈氏三姐妹。
爱上喜娘工作后,陈夏玉在闲暇之余常常思考如何将喜娘这老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生。性格活泼开朗的她便开始自学唱歌和编诗、编彩,摆脱传统喜娘千篇一律的唱词,让每场婚礼都成为独一无二的风格。“我从学习开始就不喜欢喜娘去背那些统一的唱词,而是希望能够根据每场婚礼东家的具体情况唱出不同的喜庆吉祥话,后面我自己也确实做到了。”陈夏玉说,接到东家邀请后,她会提前跟东家进行沟通,了解东家的家世背景,然后进行唱词和喝彩诗的创作,每一场婚礼都是“高定”。
打破陈规
传授独家秘诀
陈夏玉出生于一个“喜娘世家”,她的妈妈、外婆、曾外婆也都是职业喜娘,传到她们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这一行自古以来都是中老年已婚妇女从事的。在我们闽侯,从事该行业的妇女一般不对外收徒弟,都是母女代代相传。”有20多年从业经历的陈夏玉告诉记者。
而“陈氏三姐妹”却不墨守陈规,基于培养喜娘新人的初衷,同时也为了将福州喜娘文化传承下去,三姐妹打破行业传统,借助创办的金牌喜娘会所平台,收起了徒弟,弟子中不乏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
“到目前为止,我们差不多收了100余个徒弟了。有来自美国、马来西亚、台湾、四川、深圳等地,她们都是在看到我们的主持风格后对喜娘感兴趣,找到我们要拜师学艺。”陈夏玉告诉记者,目前她们带的第一批徒弟已经出师了,并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当天,记者在上街综合文化站看到陈夏玉和妹妹陈秀兰正在辅导徒弟。怎么唱“喜诗”、如何调节婚礼气氛、福州传统婚礼习俗有哪些……陈夏玉和妹妹倾囊相授,教的很是认真,徒弟们很快就掌握了,进步很快。值得一提的,借助集体的智慧,陈氏三姐妹还不时根据社会热点,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歌谣、新段子,让徒弟们“与众不同”。
老传统宣扬新政策
“习主席是核心,传统文化最关心,婚礼习俗传承好,促进家和万事兴……”这是陈夏玉和她的喜娘姐妹们用结合市县移风易俗工作编排的唱诗。像这样用唱诗喝彩的方式宣传国家政策也是陈夏玉和姐妹们最近一直在做的事。“我们喜娘在主持婚礼的时候很受关注,如果这个时候能将政策编排入诗,是个很好的宣传效果。”陈夏玉告诉记者,她和喜娘姐妹们不仅在婚礼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常常深入村庄和校园用唱诗喝彩歌舞等形式阐释解读政策,让群众对国家的政策学深学透。
福州喜娘文化源远流长,而闽侯则是福州喜娘的发源地。来自上街镇石门街社区的陈夏玉和她的两个妹妹,更是众多喜娘中的佼佼者。
从排斥到入迷
陈夏玉升华自我
1994年,陈夏玉被妈妈带着学习喜娘。在当时,从事喜娘工作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婚礼上的唱诗喝彩也都是千篇一律的。29岁的陈夏玉对喜娘的学习并不热情,甚至还很排斥。无奈于妈妈的坚持,她还是跟着学习了一年,掌握了喜娘的基本功,可以出师了。“当时我出师后接的第一场婚礼是邻居朋友。婚礼前我按照妈妈教导我的风俗礼仪指导双方做好传统婚礼的手续。”陈夏玉告诉记者,当时她纯粹是想帮自己的朋友热热闹闹地完成婚礼,没有其他的想法。但是,当婚礼中看着自己一步一步带着新人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看着新人在婚礼中那充满幸福的笑脸,她深受那氛围感染,也很激动自己能成为新人开启新生活的指引人。这满满的成就感,改变了陈夏玉对喜娘的看法。
因为年轻,主持风格丰富又不失庄重,陈夏玉在朋友的婚礼后一炮走红。越来越多的人邀请她做喜娘。陈夏玉也在一次次的主持中,不断审视喜娘这个职业,从而爱上这个职业并开始带领着两个妹妹一起从事喜娘工作,号称陈氏三姐妹。
爱上喜娘工作后,陈夏玉在闲暇之余常常思考如何将喜娘这老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生。性格活泼开朗的她便开始自学唱歌和编诗、编彩,摆脱传统喜娘千篇一律的唱词,让每场婚礼都成为独一无二的风格。“我从学习开始就不喜欢喜娘去背那些统一的唱词,而是希望能够根据每场婚礼东家的具体情况唱出不同的喜庆吉祥话,后面我自己也确实做到了。”陈夏玉说,接到东家邀请后,她会提前跟东家进行沟通,了解东家的家世背景,然后进行唱词和喝彩诗的创作,每一场婚礼都是“高定”。
打破陈规
传授独家秘诀
陈夏玉出生于一个“喜娘世家”,她的妈妈、外婆、曾外婆也都是职业喜娘,传到她们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这一行自古以来都是中老年已婚妇女从事的。在我们闽侯,从事该行业的妇女一般不对外收徒弟,都是母女代代相传。”有20多年从业经历的陈夏玉告诉记者。
而“陈氏三姐妹”却不墨守陈规,基于培养喜娘新人的初衷,同时也为了将福州喜娘文化传承下去,三姐妹打破行业传统,借助创办的金牌喜娘会所平台,收起了徒弟,弟子中不乏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
“到目前为止,我们差不多收了100余个徒弟了。有来自美国、马来西亚、台湾、四川、深圳等地,她们都是在看到我们的主持风格后对喜娘感兴趣,找到我们要拜师学艺。”陈夏玉告诉记者,目前她们带的第一批徒弟已经出师了,并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当天,记者在上街综合文化站看到陈夏玉和妹妹陈秀兰正在辅导徒弟。怎么唱“喜诗”、如何调节婚礼气氛、福州传统婚礼习俗有哪些……陈夏玉和妹妹倾囊相授,教的很是认真,徒弟们很快就掌握了,进步很快。值得一提的,借助集体的智慧,陈氏三姐妹还不时根据社会热点,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歌谣、新段子,让徒弟们“与众不同”。
老传统宣扬新政策
“习主席是核心,传统文化最关心,婚礼习俗传承好,促进家和万事兴……”这是陈夏玉和她的喜娘姐妹们用结合市县移风易俗工作编排的唱诗。像这样用唱诗喝彩的方式宣传国家政策也是陈夏玉和姐妹们最近一直在做的事。“我们喜娘在主持婚礼的时候很受关注,如果这个时候能将政策编排入诗,是个很好的宣传效果。”陈夏玉告诉记者,她和喜娘姐妹们不仅在婚礼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常常深入村庄和校园用唱诗喝彩歌舞等形式阐释解读政策,让群众对国家的政策学深学透。
(闽侯乡音 记者 陈燕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