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树”分红就业产销都不愁
http://www.mhnews.com.cn 2018-05-25 10:59:03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潘仙妹(左)和潘秋俤(右)领到分红。
潘秋俤和潘仙妹是闽侯大湖乡大坪村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帮扶下,他们当年就脱贫。1年多过去了,他们脱贫后的生活过得怎么样?23日,记者走进闽侯大湖乡,发现他们得益于“公司+农户”的精准扶贫政策,不仅前几天领到去年分红,潘秋俤夫妻还实现就业,潘仙妹的农作物也不愁销路。
包分红:
一户每年至少能分2400元
记者了解到,2016年闽侯大湖乡确定贫困户225户793人,当年底就已全部脱贫。去年,当地扶贫工作进入巩固提升、稳定脱贫阶段。“脱贫后更重要的是提升贫困人口增收致富能力,乡里重点推进‘公司+农户’等模式,帮助村民多渠道致富。”闽侯大湖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帮扶潘秋俤和潘仙妹的是潘际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农业生产、休闲度假、农产品终端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年利润数千万元,市场前景广阔。“我也是大湖乡人,前几年回乡发展农业,去年政府牵头发动企业参与扶贫,我们肯定要支持。”公司董事长潘邦銮告诉记者。
去年,在闽侯大湖乡扶贫干部牵头下,当地20户贫困户利用政府给予他们的银行贴息贷款入股潘际公司,每年可以按入股股金的8%领取分红,潘秋俤和潘仙妹就是其中两户。
“前几天刚分了去年的红利,大部分贫困户入股了3万元,也就是每户至少分到了2400元!”闽侯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包就业:
夫妻两人月平均五六千元
“我再下去搬点肥料,今天争取把南瓜种完。”23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潘际生态农场见到潘秋俤时,他已经和工友在地里忙活了好几个小时。
潘秋俤今年56岁,来农场之前他一家三口靠在家种植10亩左右的稻田为生。一年忙到头,扣除成本仅能赚几千元,一家人生活过得颇为拮据。
去年,除了成为“股东”,公司还给他和妻子安排了工作岗位。“我负责种植农作物,妻子负责养殖,两个人一个月平均能有五六千元工资。”潘秋俤向记者介绍,和他以前种田相比,家庭收入翻了好几番。“我们现在吃住都在农场,生活花销少了许多,每年能存下好几万元。”
包收购:高于市场价统收统购
走出农场,记者来到以种植蔬菜为生的潘仙妹家。时间刚过13时,55岁的潘仙妹就扛起锄头去地里干活了。
“你看这菜葫芦,再有十几天就能成熟了。这辣椒才开花,还要再等等……”潘仙妹家菜地有10余亩,种有茭白、丝瓜、玉米、辣椒等。
20多年前,潘仙妹妻子去世,10多年前儿媳又离家出走,儿子外出打工,如今他独自一人在家一边种植蔬菜维持生计,一边照顾年幼的孙女。
“我种的蔬菜品质好,以前都是自己运去市区卖,总怕卖不出好价钱。”潘仙妹告诉记者,现在他再也不必担心蔬菜的销路。原来,是潘际公司对贫困户的农作物实行统收统购,收购价格还比市场价高出20%~30%。
“去年这时,我还为5000株玉米的销路发愁。今年潘际公司在家门口就全部收购走了,还以每百斤高于市场价格20元~30元的价格让利给我。”潘仙妹兴奋地说,政府还提供微耕机、喷雾机等机械设备,为他省了不少力气。
“我们将与农户开展订单式收购,进一步帮助他们做好质量把控。”潘邦銮告诉记者。
此外,闽侯县农业局表示,下一阶段,计划联合潘际公司利用闲置的雪峰农产品交易中心场地建立起闽侯县北部山区的农产品冷链、仓储平台,收购更多农民生产的绿色农产品,打通销路,提高农民收入。
在闽侯,除了潘际公司参与“公司+农户”扶贫,还有大湖艾蓝农业等多家农业企业积极支持,目前有3家企业已经分红。
(福州日报 记者 谢星星 通讯员 吴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