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幼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男幼师成“难有师”

http://www.mhnews.com.cn  2014-04-03 10:27:33   来源:东南快报    【字号

  福建儿童发展幼儿园30名幼师里有男幼师10人,占了三分之一,成为该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一般幼儿园里男老师只管体育科或者是教武术不一样,他们是全跟班的,他们还有个别称叫“舅舅老师”。

  长期以来,全省的幼儿园教师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幼教需要男教师,可男幼师自身又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惑,多数人无法坚守。多位专家提出,要解决目前幼教行业男幼师紧缺的状况,唯有推出多项“亲男政策”。

  日前下发的《福建省教育厅2014年工作要点》中提到,今后,在优惠政策的刺激下,男幼师有望增加,并逐步辐射到各个幼儿园,起到带动幼儿阳刚之气的作用。

  幼儿园加入男幼师能让孩子发展更全面

  福建儿童发展幼儿园,上课前,男教师叶建斌耍了一段戏法让孩子们猜,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后,才慢慢过渡到上课环节。

  中午一个孩子不想吃饭,叶老师拍拍胸膛说,“你想和我一样强壮吗,多吃饭,不挑食就可以了。你跑步有我快吗,跳得有我高吗?那是我多吃饭,长得强壮。”叶老师又挥挥拳头,显示一下臂肌,“有时候用身体语言和事实来展现,比说话更管用。而女老师可能会很温和地一直劝,或者爱抚,再或者喂两口,和妈妈一样关爱。”

  “小小班的孩子刚起床还迷糊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叫我爸爸,然后要我抱。”在园里实习的准男幼师范杰凯说,“这可能是孩子刚离开小家庭加入集体生活需要坚强的肩膀吧。”

  “男老师和女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说话语气都是不同的,女老师偏向于温和,会更细腻一点,男老师则偏向于粗放,更有活力。”男教师陈涛说,女老师有温暖的怀抱,男老师有宽广的肩膀。就像一个家庭里,父亲和母亲的角色都是不可缺少的。

  “男幼师还有个优势是,动起来的时候更放得开。比如说打球时示范动作,孩子们很有崇拜感,更愿意跟着一起动起来。跑步时也比女幼师更快。这可能就是能给孩子们不拘一格的学习形式,培养孩子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该幼儿园的男园长施建明说。

  学前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幼儿期是孩子个性、思想、学习习惯等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从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性格特征等方面耳濡目染得到教育,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但是,在家庭教育和长期的幼儿园教育中,孩子成长的环境几乎都是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少男幼儿身上表现出了柔弱多于坚强,依赖多于自理,模仿多于创造,甚至存在“女性化”倾向。

  “男幼师和女幼师性格感官上不同,男幼师更粗犷,更有活力,不会太敏感、细腻,男幼师站在那里,什么话都不需要多说,阳刚之气自然而然就出来了。以前有说法,爸爸带出来的孩子更聪明,其实换过来,一个班级里,若有男幼师的加入,所带出来的孩子更聪明、发展更全面。”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派往创业幼儿园的创业导师,特级教师鹿海云说。

  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男幼教毕业生供不应求

  可是,长期以来,全省的幼儿园教师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来自省政协委员林荣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福建全省有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两所培养幼儿教师的专科学校。以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目前,学前教育系(2009级-2013级)的在校生中,女生1500名,男生只有8名。全省幼儿教育队伍性别结构矛盾非常突出,男教师十分稀缺,而当今发达国家男性幼儿教师的比例只有4%左右,日本男幼师比例为7%,美国比例最高,为10%左右。但中国不足万分之七。

  传统观念里,幼师是女性专有“职业”。

  另一份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唯一的男幼儿教师网站——男幼教师联盟网进行的“你对男性加入幼儿教育行业的态度”调查中,选择“支持”的约占80%,选择“也可以”、“无所谓”、“反对”的约占20%。

  而另一方面,在幼教界里,即便男幼师有如此多的优势,可是男幼师供不应求的现象并不新鲜。

  在今年1月举办的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春季供需见面会上,不少幼儿园都希望招到男教师,可是学校仅有的7名男幼教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且自2002年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当时为福州幼儿师范学校)招收男幼教以来,男幼教在整个学前教育的毕业生人数中仍属“凤毛麟角”,无法满足幼儿园的需求。

  收入低、社会观念多原因让男幼师无法坚守

  然而,需求和现实形成了反差。幼教需要男教师,可男幼师自身又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惑,多数人无法坚守。

  陈涛说,毕业时,班上有41个同学中,有14个是男生,最终留在幼教的只有八九个,现在可能一半都不到了。“很多人会选择做设计,做生意。”

  据了解,很多男幼师短时工作后很快离开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收入低、社会偏见、心理压力。因为从事这个职业的男性太少,很多男幼师被看成是“熊猫”。

  “其实,老师这个职业听起来让人尊敬,可是落到收入上来,每个月两千多的工资,要租房子,要吃饭,还要谈恋爱,买房子,怎么能留得住男幼师呢?”长期从事教育行业的专家朱国梁说。

  据了解,因为工龄短,职称无,现在幼教行业新入行的教师普遍的工资是2000多元。如果是民办的,则连体制内的保障都不一定有。

  小林,幼教毕业,在幼儿园工作1年,最终去了培训机构。他说,“男幼师和女幼师不同,他们除了养活自己,还要撑起一个家,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怎么够呢。以前还有个段子叫,‘好女不嫁男幼师’。因为比起小学老师中学老师,男幼师没有他们体面,比起培训机构,收入没他们高。其实收入不要求有多高,不过起码要够养家糊口吧。”

  朱国梁分析说:“幼教留不住男幼师另一个原因是社会观念。”

  据了解,幼儿园外,男幼师会被误称为“男阿姨”,因为很多人把学前教育误解为“哄孩子”。

  “传统的就业观念让多数人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女性职业,不适合男人干。”朱国梁认为。这使得男幼师在社会上和人打交道时往往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况且,许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男教师并没有真正独立带班,而是成为专门的体育、武术老师,这样他们在幼教行业中就显得更加感觉找不到主流。”

  可是,和女教师不同的是,男教师身上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个责任包括事业,提升空间,职业规划等等。

  某所民办幼儿园的负责人认为,幼儿园不能吸引男教师的重要原因是,男性老师的成长路径单一、天花板太低。走上幼师岗位的男幼师很少纯带班,因此,无从熟悉流程、积累管理经验,较难上升到业务管理层。这点让男幼师看不到从事幼教行业发展的前景在哪里,也无法做出未来的职业规划。

  扶持男幼师要有更多的亲男政策

  多位专家提出,要解决目前幼教行业男幼师紧缺的状况,唯有推出多项“亲男政策”。

  省政协委员林荣在今年的两会上就提出《关于在我省招收免费男幼儿师范生的建议》,建议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在我省两所幼高专中启动免费男幼师生的培养,吸引热爱幼教的优秀男初中毕业生报考。

  朱国梁认为,这还不单是要免费培养,而且还要有其他多种组合措施。例如,在招生和教师招考的时候,进行政策倾斜。比如男生录取线更低,同时还要提高幼儿园老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

  鹿海云也建议说,要有政策倾斜,比如,招生时要有一定的比例来招收男生,让男生数逐年增加。在教师招考时,也要单列出岗位来招收男幼师。“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还要采取多项配套政策,如在住房、培养培训、学历提升、职称评定、薪酬等方面给予倾斜,让社会形成尊重、欣赏男幼师的氛围,使得培养出来的男幼师能够在幼教行业中留得住、干得好,体验到职业幸福感、自豪感!”

  据了解,在2011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在招生时,招了18个男生,这源于当年福建高招首次在学前教育专业单列“男生计划”,要求学校20%的学前教育计划必须招收男生,有单独专业代码,女生不能报考。但是,后来这个政策就取消了,2013年该系只招到3名男生。

  “创业幼儿园之所以能留住这么多男幼师,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也是和女幼师一样完整带班,不单纯是体育老师,他们除了带班,还承担了一定行政岗位,比如园长、园长助理等,兼顾做一些管理工作,同时幼儿园给每个男幼师进行了工资倾斜,让他们找到行业的归属感。男幼师经过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等于是职业规划的一种。”鹿海云说。

  (东南快报记者 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