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隐藏在甘蔗闹市中的这座古刹,竟有千年历史

http://www.mhnews.com.cn  2021-10-07 12:25:49      【字号

  在闽侯县城甘蔗,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刹——慈恩寺。该寺宋元明清以来曾多次兴废,如今得益于党的宗教政策,这座隐藏在闹市中的千年古寺已成为县佛教协会所在地,在弘扬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方面发挥着宗教场所独特的作用。

  唐时古刹 当代重建焕发“新生”

  穿过繁华的亭下街,再沿着入城路前行百米,就能看到这隐藏在闹市之中的千年古寺——慈恩寺。到了巷子口,远远地就能见到淡黄色的院墙,和高高树立的玄奘法师石像,看上去颇为大气。

  在一条颇为简陋平常的巷子里,前行不过100米距离,便到了寺院位置,近距离观察慈恩寺,这里没有喧闹,既是古朴幽深,香气氤氲的佛国净土,也是禅意“汩汩”,环境清雅的游憩之所。“闹中取静”“淡然处之”,用来形容这座寺院很是贴切。

  据有关资料记载,慈恩寺始建于唐禧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历代屡次兴废,在民国时期达到极盛。

  “那时候,古刹因与山前村相邻,旧称山前寺,是周边12个村的百姓礼佛问禅的首选之处,在佛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下,山前村民风淳朴,邻里有和睦之气,路途无拾遗之习。”县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慈恩寺住持释传鹤法师告诉记者,昔年,每逢朔望及佛菩萨诞辰,皆可见老少相携于途,来山祈福之景象,十分壮观。

  2000年,时任闽侯县佛教协会会长、雪峰崇圣禅寺方丈的释广霖大和尚号召重建慈恩寺,并将之作为县佛教协会的驻地。2008年,释传鹤法师受任主持慈恩寺,并开始规划扩建,在他的努力之下,古老的禅寺得以“重光”。如今,在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关心和资助下,寺院建设初见成效,建有大雄宝殿、念佛堂、讲堂、素菜馆、祖师殿、伽蓝殿、放生池、客堂、接待室等周边设施共计3000平方米,还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以方便信众和参观人员停车。

  “慈恩寺整体工程,自2008年始,计划约用15年,共分三期完成。如今第二期已然接近尾声,未来我们将继续修建完善钟鼓楼、观音殿、天王殿等建筑,做好寺院绿化等,让古刹早日修葺完成,焕发新姿。”释传鹤说。

  崇尚公益 助力新时代文明风

  在释传鹤带领下,记者走进慈恩寺,这里的建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兼之禅意悠远,与寺院外的喧嚣隔绝,闹中取静。我们一路观赏山门、大雄宝殿、伽蓝殿……又行过来放生池、讲堂、方丈室……一路漫步游走,一路思绪飞扬,品味着慢生活节奏,体悟着蕴含在古寺中的那份宁远。

  慈恩寺规模不大,总占地面积约21亩,却拥有许多一般寺庙没有的功能。寺中讲堂是这里人气最旺的地方,因为慈恩寺定期都会在此举办形式多样的公益培训活动。其中最受大家欢迎的,是每逢周五的书法培训活动。当天,寺院多会邀请县里的知名书法家到场授课,让市民在学习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过程中,接受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洗礼。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是我们建寺的宗旨,所以我们经常举办这样的公益培训,弘扬传统文化,培训产生的费用全部由寺院支付,市民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免费报名参与。”释传鹤笑着说。

  慈恩寺组织的公益培训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书法培训外,还有包括花道、茶道在内的生活技能培训。该寺还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慈善日,在这一天组织开展慈善慰问活动,对当地的部分百岁老人、困难学生进行慰问,为他们送去社会的关心和关爱,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这项慰问活动我们已经坚持了8年,未来也会继续坚持下去,对于我们来说,慈善公益事业就是修行的一部分,对于磨砺品德,增进佛法实践很有意义。”释传鹤说。作为新时代的宗教人士,慈恩寺里的僧侣们还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宣传党和政府的最新方针与政策。他们利用念佛堂等讲学场所,讲文明树新风,积极倡导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等生态文明理念。

  通过各类公益慈善活动,在慈恩寺院的周边,营造了积德行善的社会人文环境与氛围,凝聚和传递了社会爱心力量。慈恩寺这座跨越千年的古寺,在新时代宗教文化新风的洗礼下,在慈善文化的积淀下愈加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