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根雕的新生梦想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8-02 16:17:38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在上街一家根雕企业的厂房内,师傅正在精心雕刻作品。
5月21日,福建日报第九版刊登了《上街根雕的新生梦想》一文,现予以转载。
核心提示
中国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闽侯上街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根雕生产加工基地,由于产业链缺失、缺乏品牌运作,长期面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大钱”被外地经销商赚走。
这样的局面即将改变。全新的上街根雕展示交易中心已经开业,上街根雕生产基地正在兴建,首届根雕博览会正在筹备,扶持根雕产业发展政策即将出台……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提升价值、做强产业,政府、企业、艺人三方合力正在集聚,给力上街根雕的新生发展。
5月16日,闽侯上街。一个全新的平台——上街根雕展示交易中心闪亮登场,总面积达3.8万平方米,成为目前全省最大的根雕展示交易平台。
新生带来希望,更承载了上街根雕人追寻强大的梦想。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根雕生产加工基地,上街的根雕产业可望由此华丽转身,变“散而杂”为“精而优”,不仅在生产上,更能在营销上、定价上掌握话语权,把“上街根雕”品牌擦得更亮。
汇聚发展成规模
走在上街街头,不时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观:路边作坊林立,树根成堆。再进一步,会发现一个根雕的大千世界,佛祖、观音、达摩、山水、花鸟、虎豹……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这就是因迁移、承接、汇聚而形成的“上街根雕”。
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中国三大木雕发源地之一,数千年传承发展,渐渐形成象园、大坂、雁塔三个流派。作为木雕工艺的一个分支,福州根雕也独具风采。“中国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成为根雕业内共识。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福州雕刻厂以及一大批艺人的助推下,福州根雕重焕光彩。1984年5月,福州成立了全国最早的根雕研究会;1995年,被誉为“中国根雕第一人”的屠一道先生牵头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根雕艺委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雕艺人接连赴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举办展览,“福州根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福州城建提速、征地拆迁,原本位于市区的象园、大坂等地根雕企业和作坊逐渐迁移至西郊的闽侯县上街镇。此前,上街建平村等地已有数十家作坊式的根雕厂。随着闽台交流日渐热络,一些台湾人也来此办厂。上街本地人见此纷纷跟进,要么自办根雕厂,要么到根雕厂学艺、做工。
在此带动下,上街根雕渐成规模,发展根雕企业10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目前,上街生产或加工的根雕产品约占全国80%的市场份额,年交易额约20亿元,上街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根雕生产、销售基地之一。
无序竞争待整合
大则渐大,但强则未必,这是上街根雕长期面对的尴尬。
闽侯县根艺美术学会会长、中国根艺美术大师吴杰介绍,上街上千家根雕企业大多是作坊式生产,散落在十几个村,坐等客户上门交易,相互杀价、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从产业链来看,上街根雕大多仅限于加工、生产环节,包装推广、品牌打造等缺失,加上产品重叠、雷同,因而附加值并不高。
由此,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浙江东阳及我省莆田等地厂商从上街购买根雕作品后,进行二次加工包装,价格倍增。吴杰本人即有这样的经历,“在东阳木雕城,看到我的一件作品标价78万元,而当初我卖出去的时候不到10万元。”他说,如果营销做不好,根雕的生产商只能赚取加工费,获得的利润不大。
虽有技艺支撑,但却只能卖个出厂价、批发价,原因何在?上街根雕艺人在思索,地方决策者也一直在思考。今年3月初,闽侯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江智文带队赴浙江东阳中国木雕城考察,当地木根雕交易规模之大、品牌影响力之大、市场运作之规范等,给上街根雕企业家和艺人留下深刻印象。
内外观照,上街根雕之“跛”立显:缺乏整体规划,没有一个集中的专业交易市场,销售渠道单一,无法形成营销联盟;企业(作坊)分散经营,且只注重生产加工,营销、品牌打造缺乏运力,产业链不完善;政府尚未与企业形成助推根雕产业发展的合力,特别是缺乏打造“上街根雕”区域性品牌的推手……
采访中,根雕艺人多次提到我省安溪、平和等地打造“铁观音”、“琯溪蜜柚”品牌的成功经验。“打造一个区域性品牌,单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政府部门推一把。”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福建意达工艺品公司总经理张其仕说。
转型升级力“造城”
上街根雕需要“长大”,政府部门已经在行动,打造“上街根雕城”早有谋划,两大平台——展示交易中心和生产基地,一个基本建成,一个正在建设。
今年初,闽侯县决定利用原有闲置建筑,重新改造装修,建设上街根雕展示交易中心。中心负责人林烯说,他们将引进现代商业模式,建成集根雕展示、商业交易、大师创作、作品拍卖、培训交流、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展示交易平台,目前已有40多家企业入驻。
这意味着,上街根雕的交易方式将发生质的改变:零散交易升级为在专业化市场平台上集中交易。“这有利于上街根雕企业集中展示形象和品牌,提高整体议价能力,抑制恶性竞争,获取更大利润。”从事根雕近30年的张其仕说。
不仅如此,在保护和传承根雕文化上,这个中心也将发挥积极作用。林烯介绍,未来展示交易中心将设根雕艺术会馆,免费提供大师工作室,加强与福州地区大学城有关高等院校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创业培训。同时,将择机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建筑面积将达30万平方米,计划建设根雕博物馆。
在相隔不远的上街镇马保村,另一项重要工程——上街根雕生产基地(一期)也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今年内完成基础设施,明年基本建成。这个占地105亩的基地,由上街根雕业最具规模的数十家企业、木雕大师们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2亿元,厂房总面积12.5万平方米。为此,他们专门注册成立了股份制企业——闽侯上街木雕城实业有限公司来运营此项目。
“建立根雕生产基地,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变目前上街根雕企业分布散、规模小、竞争无序的局面,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在技术革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支撑,形成规模效应,最终提升上街根雕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参与运营的上街木根雕同业公会秘书长邓毅介绍说,目前已有50多家大中型根雕企业入驻。
闽侯县副县长欧建介绍,上街根雕生产基地二期已经在规划中,规模扩大至300亩,将集生产基地、创业园区、培训基地、产品展示园区等功能于一体,吸引更多根雕企业入驻,更好地促进上街根雕集聚发展。
上街根雕做大做强,当地政府已有谋划。闽侯将每年举办一届海峡两岸根雕文化博览会,进一步提升上街根雕的品牌影响力。计划于今年10月举办的首届根雕博览会,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闽侯县正在做好相关申报工作,积极申评“中国根艺之乡”,并争取将上街根雕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闽侯已把根雕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欧建透露,闽侯县拟出台相关促进根雕产业发展的政策,将从资金、用地、人才培训、经济协作等方面给予相关优惠政策,从政策上、制度上做好上街木根雕产业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闽侯乡音社记者 陈宗兴 王立强 张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