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首邑春秋 >> 正文

一种畏惧崇拜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4-17 19:48:27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曾有一段时间,永州蛇妇谭群英玩蛇玩发了家的故事被媒介广泛宣传,《闽侯乡音》也作了转载。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一句话:人最终是自然的主宰。

  但人一路走来,与蛇不解的缘却是悠远的。

  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伏羲、女娲二神。二神究竟何等模样,大史学家司马迁提供了想象空间,“伏羲氏,蛇身人首;女娲氏,亦蛇身人首”。一切的艺术包括神话多多少少都有着现实生活的折光。

  福建在先秦时代被称“闽”。据说,当时福建土著居民即闽族人也自称“闽”。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是这样解释“闽”字的,“闽,东南越,蛇种”,即认为蛇是闽人的祖先。蛇俗称长虫,“虫”在金文中是蝮蛇的象形,所以也有人干脆说,闽就是门内养蛇者。

  在中国历史上,包括福建在内的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比之中原相对落后,中原人鄙视南方文明发展较慢的土著民族,所以往往以虫(蛇)命名南方各族,如蛮、闽、蜒、巴、蚩等。

  不论何种说法,我们都可以看到蛇和闽人有着一种特别关系。在此,我们不妨来认真审视。

  福建地处亚热带,山多林多,滨江滨海,气候潮湿,属于毒蛇多、蛇患多的地区。淮南王刘安曾这样说,“南方暑湿,近夏瘅热,暴露水居,蝮蛇蠢生,疾疠多作”“林中多蝮蛇猛兽”。三闾大夫屈原在他的《楚辞》里,也这样说南方“蝮蛇蓁蓁,封狐千里。”

  当时生活在福建境域内的是闽越人,这是一个熟习水性、善操舟辑的民族。他们居住地多在山野溪谷和江河湖泊之间,蛇患更是多。在民智未开的闽人心目中,蛇是一种颇具神秘色彩的动物,水陆两栖,浑身被鳞,无足无翼,却来去无踪,脱皮蜕变。特别是一旦狂怒起来,不但伤害人畜,而且能毒死甚至吞食凶猛的野兽。这极大地威胁了闽越族的生存。于是闽人对蛇产生很大恐惧感,认为蛇具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对它加以崇拜,后来发展为图腾崇拜,即把它看做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闽人崇拜蛇也费尽心机:或岩石上刻蛇形图画,或陆地上建蛇神宫庙,或平日用的陶器上印记蛇的图腾,或干脆“翦发文身”以象龙虫……

  因为畏惧而选择崇拜,这是闽人无力主宰自然的一种生存哲学。

  春秋代序。今天福建还简称“闽”,福建人还称闽人,连福建的商人也自称闽商。人与自然倡导和谐,人与蛇之间也有了不一样的关系。但崇蛇的传统信仰仍依稀留着印记,南平漳湖坂还开展着一年一度的崇蛇习俗活动,闽、和台湾等地还流传着不少如蛇郎君、白娘子等蛇和人结合的故事,各地建的蛇神宫有的还保留……

  在闽侯洋里后坑的深山中,就现存着一座福州地区唯一的供俸蛇图腾的明代庙宇。这里山高地僻,路陡又远,是外来人迹极少涉及之处。蛇王宫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呈曲尺形状。砖木结构,亭式殿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祀奉蛇王。蛇王宫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宫壁上原饰绘“蛇像图腾”的壁画,遗憾的是现已佚。

  藏于深山的蛇王宫,实证着古代闽越人对蛇图腾的崇拜。

  (曾小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