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这样的“双向奔赴”,爱了!

http://www.mhnews.com.cn  2022-03-05 14:26:17      【字号

  曾经,在闽侯县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福建医科大学工作专班常务副组长王周文的眼里,福州地区大学城虽然位于闽侯县,但大学城的院校犹如象牙塔里的“独立王国”,与地方交流不多。

  去年开始,闽侯县实施“一院校一专班”服务机制,抽调42名干部组成22个专班,常驻高校实行点对点“1+1”驻点联系模式,地方和高校之间的“围墙”渐渐打开。在“一对一”模式的密切联系下,闽侯县开启了校地合作新篇章。

  地方为高校发展保驾护航

  实施专班沟通机制,加强高校和地方间的交流沟通,是一场“双向奔赴”。

  “以前,学校有事务想和地方职能部门对接,苦于没有沟通‘纽带’,有了专班后,工作人员常驻学校,会把学校的需求第一时间反馈到县里相关职能部门,对高校而言是一场‘及时雨’。”闽江学院副校长李新贤说,专班成立以来,闽侯县专班领导几次到闽江学院现场办公,现场拍板定事,为闽江学院解决了溪源江生态坡岸日常维护、毕业生实习对接等很多问题。

  “专班制度设立得非常好,让高校感受到了地方的温暖,我们非常欢迎也愿意密切配合专班工作,和地方开展更多科研项目和人才交流方面的合作。”李新贤说。

  专班作为纽带密切校地沟通,在2021年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充分的作用。2021年9月,莆田、厦门、泉州三地发生疫情,福建医科大学根据要求实施对部分师生的隔离,但隔离人员产生的垃圾等废弃物,学校无法处理。驻校专班立即发挥对接作用,帮助医科大学联系省固废处理公司,解决上街校区隔离点环境消杀和固废处理问题。

  2021年10月底,福建医科大学的几块建设用地交地遇到问题,学校向驻校工作专班求助,专班第一时间将正式函件报送至县政府,沟通相关部门推动解决。在县领导的推动下,目前该校旗山校区国际(海外)教育学院180亩建设用地征迁交由上街镇落实,正式入场拆迁。

  高校为地方发展注入活力

  去年进驻福州大学后,专班工作组在和福大老师交流过程中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福州大学在合成氨及“氨—氢”转化催化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具有世界领先优势。专班工作人员将线索第一时间报告闽侯县委、县政府。在校地双方不断努力和推进下,今年1月27日,闽侯县与福州大学、紫金矿业集团签署框架协议,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闽侯,助力闽侯新能源产业发展和集聚壮大。

  “我们的人工智能与认知机器人项目需要科技创新支持,在东南科学城科创中心落地恰到好处。项目入驻后得到很多政策扶持,闽侯县驻校专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今后,福州大学机械学院会继续引进新项目入驻。”福州大学机械学院机电系副主任张立伟带着他的机器人项目团队在科创中心里“孵化”成长,他们的梦想也将在这里启航。

  一方面,积极推进高校科研成果在地方转化落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借助高校的智慧优势,地方与大学合办的附属中学落地闽侯,提升了闽侯县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去年12月,闽江学院大学城附属中学揭牌,闽侯县与闽江学院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书。“这标志着校地共建迈出实质性关键一步,对于提升闽侯县教育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大学城师生和属地群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闽侯县领导说。

  人才交流有了良性循环

  最近,闽侯县卫生监督所的年轻干部黄倪超回到了母校福建医科大学工作。作为闽侯县驻医科大学专班的成员,黄倪超每天工作中打交道的都是自己曾经的老师和学长,沟通起来很顺畅,也倍感亲切。

  “每个专班由县领导任组长,设常务副组长一名、组员一名。常务副组长和组员常驻高校办公,及时沟通协调院校发展中的困难。”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郑宏说,为了让组员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专班的组员多为所服务院校的毕业生或平时工作与院校联系比较紧密的人员,这样便于沟通,也有亲切感。

  “以前这些高校近在咫尺,但因为缺少往来感觉距离很远。如今,在专班里天天与校方联系、见面,从陌生到熟悉,拉近了彼此的感情,也加强了校地之间的交流。”王周文透露,闽侯县已与福建医科大学签署框架协议,校方将协助上街卫生院完成全科医学门诊诊室的环境改造。改造完成后,上街卫生院将成为医科大学的实习基地,成为校地人才交流的摇篮。

  “利用高校资源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将积极与福医大探索共建国家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进校地人才挂职工作,宣传动员院校专业技术人才来县挂职。”王周文说。

  福州日报 谭湘竹

  通讯员 张存金 苏枫 范志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