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祭祀谈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http://www.mhnews.com.cn 2017-03-30 14:55:52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清明时节雨纷纷,再过几天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了。清明祭扫、追思祖辈先烈,传统孝道是这一节日的重要表现形式。然而,这样的传统节日在年轻一代中渐渐的被忽视、被淡忘。国家层面似乎也发现这样的问题,从2008年起,清明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更是以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形式被进一步加以确立,希望由此振兴传统节日。但与日渐流行的“洋节”、“电商节”相比,传统节日还是显得有点势单力孤。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节日,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当下应该深思的问题。
让庆祝形式丰富起来。一提到清明,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扫墓;说到端午节就是粽子和龙舟,中秋的月饼,冬至的汤圆,但是这些单一到略显单薄的庆祝形式,很难引起年轻人的共鸣。要让这些节日重新焕发生机,那就必须让其庆祝形式丰富起来。以清明为例,除了扫墓祭祖以外,古人会在清明前后外出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植树等,春意盎然,通过这些形式让人们更接近自然,享受春光。要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身体力行,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深挖更多的适合亲子互动的方式,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体验,增加趣味性,让家长与孩子一同学习成长,埋下宝贵的传承种子。
让节日内涵发展起来。中国传统节日传承千年,每一个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如何将这些文化内涵与现在社会发展与年轻理念相结合,是推动传统节日传承与发展的关键。这点我们可以借鉴、学习西方圣诞节,由最初的宗教节日发展到如今充满浪漫情怀世界性节日。除宗教内涵外,在中国,许多的非教徒年轻男女更是把它当作“情人节”来加以庆祝,圣诞礼物成为情侣节传达爱意的“红娘”,圣诞歌曲成为人们诉说衷肠的“青鸟”,让圣诞变的无比热闹。传承传统节日,我们也应该进一步深挖并发展节日文化与情感内涵,让传统不局限与传统。清明,除去其祭祀以表追思的传统内涵,我们可以引申出孝道,这是中华民族所珍视的传统价值观;可以推广户外健身,春天万物复苏,踏青游玩,弘扬健康生活等。
让传统节日流行起来。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其最根本目的都是让传统节日流行起来,让这些好像在我们身边,又无关痛痒的传统节日变成年轻人觉得重要节日。要把传统节日与现代商业、新媒体等相结合,增加传统节日的曝光度,加以烘托节日气氛,即便是如清明节这样气氛稍显沉重的节日,也可以从其文化内涵,发展历程,节日传统方面加以宣传,倡议人们积极参与,让年轻人感到新奇,让他们主动参与。
丰富的庆祝方式,有助于推到传统节日的流行;日益流行起来的传统节日,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其内涵;而节日内涵的发展,又可以促进传统节日的流行和丰富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国传统节日发展。这也让我坚信,通过传承、创新、发展,拥有千年历史的,富有正能量的中国传统节日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 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