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岐“妈祖春巡” 民俗文化“闹”新春
http://www.mhnews.com.cn 2019-02-18 10:36:11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闽侯新闻网讯 每年正月初九,南通新岐村民们会抬着妈祖神像绕巡全村,祈愿吉祥平安,当地人将这个习俗称之为“妈祖春巡”。每到此时,巡游队伍走街串巷巡安布福,所到之处,人声鼎沸,万众欢腾,男女老少夹道恭迎、朝拜天后……
在这里,妈祖信仰氛围浓厚,作为当地民俗文化代表的“妈祖春巡”习俗,据说已经持续了近200年,一直兴盛不衰。
民俗巡演“闹”新岐
村民虔诚“迎”妈祖
当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锣鼓声的敲响,巡游队伍从天后宫出发,彩旗队、腰鼓队、花车队等长约几百米的巡游队伍穿街过巷表演,所到之处鞭炮齐鸣,村民夹道观看、迎接,巡游间隙(如图),热心的村民还邀请队员们到家中品尝鱼丸、粉干、鱼汤等小吃,场面十分热闹!
听说妈祖前来巡安,当地村民都早早在家门口摆设香案、点上蜡烛、沐手拈香,恭候妈祖驾临,祈求妈祖的庇护,希望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妈祖信仰是新岐村的第一大信仰,信徒遍布南港地区,妈祖春巡盛况比过年都要热闹,家家户户都特地放下手中的事,一心一意恭迎天后娘娘的到来。”村民刘景斌笑着说。他说,在外谋生的村民过完年,都会等每年的春巡活动结束才会出门工作,不想错过难得的盛事。
记者在跟随巡游队伍时感受到,妈祖文化在当地传承十分广泛。今年8岁的林亨楷小朋友也是“巡游方阵”中的一员,他同外婆王阿姨一起跟随队伍从早上巡游到夜间,实地感受了妈祖文化的氛围,已经成了新一代的妈祖“粉丝”。“让孩子参与巡游,就是希望他能通过体验妈祖文化,感受蕴含在其中的拼搏精神和传统氛围。”王阿姨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回望巡游队伍,在昏暗的街灯之下,队伍好似一条彩绸,沿着村道流动。每到一处,人潮涌动,即使料峭的寒风和偏低的气温,也无法阻挡住人们的热情。
信仰传自清初
传承历史悠久
妈祖,名林默,她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被神圣化了的历史人物。其作为自古老百姓信仰的海上保护女神,在沿海地区的劳动人民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那么,新岐村并不靠海,为何会发展出如此浓厚的妈祖信仰文化呢?乡贤严以瑞告诉记者,新岐村妈祖信仰历史悠久,是在清朝康熙时期,由莆田、福清等地的“陈、王、叶”三姓迁居而传入,此后在南港地区广为流传,号称有十八个大姓氏的家族拥护。
而妈祖文化能在当地顺利的“开花结果”,也与南港地区地理位置、航海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旧时新岐村对外交通主要以水运为主,造船业十分发达,村民很多都积极参与海上贸易,为了祈求平安,自然就开始信仰妈祖这位护航除灾的海上保护神,到了道光年间,信众日渐增多,大家便齐心协力,在村内兴建了占地超过一千平方米的天后宫,以便信众朝拜。”严以瑞介绍道。那之后,妈祖的春巡活动开始渐渐在当地发展起来,成为当地乃至南港地区的一大民俗特色文化。
解放后,天后宫被改为人民会堂,改革开放后又作为村委会所在地,春巡活动一度中断70年。2014年,村委会迁移他处,在严以端等乡贤的奔走号召下,大家集资在原址上修建了新的天后宫,并在2015年正月初九重新举办妈祖春巡活动,此后连办四届,形成了以弘扬民俗文化为主的“新岐妈祖文化节”。“我们希望通过“妈祖春巡”这类活动,激发更多人了解、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严以端说。
(闽侯乡音 记者 林若野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