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学生”到“技能雏鹰”,是什么让这两个闽侯山里娃完美逆袭?
http://www.mhnews.com.cn 2016-12-21 11:29:40 来源: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号 【字号 大 中 小】
厉害了!闽侯俩山里娃屡获嘉奖
近日,福州第一技师学院屡传捷报,学生方意获得教育部颁发的13000元奖学金,张大淞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颁发的“技能雏鹰”的荣誉称号,并获得3000元奖学金。
▲(张大淞(左)、方意(右)接受表彰)
这两位模具专业的优等生,都是来自闽侯的山里娃,其中,方意来自廷坪乡流源村,张大淞来自洋里乡新见村。
方意,刚入学便参加了福州市装配钳工技能竞赛,荣获三等奖。随后参加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赛项,荣获三等奖,为福建代表队再添一枚铜牌。
张大淞则曾多次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奖。先后获得2015年和2016年福州市中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数控铣工项目一等奖第一名,2015年福建省中职技能大赛数控铣工项目三等奖,2016年福建省中职院校技能大赛数控铣工项目二等奖。在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全国选拔赛中,他又成为福建唯一一个获得参赛资格的选手。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铣)中,他不畏强手,以精湛的技术和稳定的发挥,取得“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资格。
这一份份含金量十足的荣誉,见证了方意和张大淞从懵懂羞涩的闽侯山里娃蜕变为出类拔萃的技工小能手。
Word天!技工学霸曾是问题学生
这些奖项,似乎让人觉得这两个阳光帅气的男孩从小就是学校里的模范生,但谁又能想到,如今俨然一副“学霸”模样的他们,曾经是经常逃课、打架的“问题少年”呢?
“当时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基本是垫底,就是‘中考的弃儿’。”提起往事,方意有点不好意思,“中考结束,我父母为了让我有一技之长,鼓励我选择报考技校,接受职业教育。”
刚到福州第一技师学院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崭新的知识,方意和张大淞感到无所适从。“幸好学院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友善,学校安排的课程也十分充实有趣,这些都帮助我们很快融入到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我最享受的,是练习制作模具,看到经过细心打磨制作出的完美作品,我就特别有成就感。”说起模具制作,张大淞露出自信满满的微笑。
▲(方意(右)在制作模具)
谈及触动他们立志向学、决心蜕变的原因,方意和张大淞都提到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该纪录片讲述了八位“国宝级”工匠,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故事。他们说,观看纪录片后,他们受到极大的心灵震撼,就暗下决心在学习中刻苦钻研,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希望自己能像纪录片里面的能工巧匠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超给力!抓住机遇开启逆袭模式
或许,这正是他们生命中一次重要的抉择,让两位曾经的“问题学生”拥有了足够的勇气挥别过去,播下梦想的种子,在福州第一技师学院,他们开启了崭新的学习之旅,也翻开了人生新篇章。
回忆最初的求学经历,张大淞说,2013年,他进入福州第一技师学院模具班学习,发现自己与学长学姐们有很大差距,他们专注的神情、加工出来的成品,都让张大淞特别羡慕,他暗下决心,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
▲(张大淞潜心研究模具制作技能)
带着“匠心筑梦”的信念,方意和张大淞渐渐爱上自己的专业,经过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很快就成为模具班里名列前茅的技术能手。
然而,两位积极上进的少年,并不满足于在学校里的成绩,他们的目标是走出校园,代表学校和家乡,展示技校学生的风采。“模具制作是精密活,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减少产品误差。”方意说,为了参加比赛,他过着车间——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拼命练习,有时干脆带饭到车间吃。“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位少年用优异的成绩实现了华丽蜕变。
棒棒哒!励志榜样传播“工匠精神”
“这些孩子极具‘工匠精神’,对技术有兴趣、有热情,能坚持不懈、吃苦耐劳,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正如他们的指导老师张榕宾所赞,方意和张大淞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他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坚持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成为了佼佼者。
如今,在福州第一技师学院,许多同学纷纷向两位“榜样明星”拜师交友,请教专业技术上的难题。很多从前像他们一样调皮捣蛋的学生,如今也在实验室和车间内潜心研究专业技能,校园里掀起了“学技术、拼技能”的热潮。
现在的方意、张大淞已然不是当初懵懂羞涩的山里娃,拥有一身精湛制模技能的他们,已成为国内不少知名机械企业所“青睐”的高技能型人才。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够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今年10月,方意选择到离家最近的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兑现自己的初衷。
“风好正是扬帆时”。倘若我们的职业教育能更加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让每一个中职生不但找到自己人生的新起点,而且能以敬畏的姿态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的职业,改变人们传统的、错误的职业教育观念,我们的社会就将拥有更多的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
(倪心昕文 方玲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