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人物专栏 >> 正文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http://www.mhnews.com.cn  2015-11-06 15:30:33   来源: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平台    【字号

  1839年6月3日,广州城外的虎门滩人流如潮、人声鼎沸。一场声势浩大的销烟运动正在这里举行,吸引了不少百姓正驻足观看。主持销烟运动的官员一声令下,鸦片烟土被投入销烟池中,水面上顿时冒起了无数的气泡,鸦片烟土在盐卤、石灰的作用下,销化殆尽。围观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则痛恨于心。这场浩浩荡荡的销烟运动,历时23天,销毁鸦片237.6万余斤,史称“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主持这场虎门销烟的人,正是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

  (林则徐像)

  (今日虎门滩)

  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诞生于福建侯官的一户下层知识分子家。林父林宾日是一名私塾先生,收入微薄但为人正直,曾立下规矩,绝不教授品行不端的学生。他对教育富有见地,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家庭要重视子女学识和品德的培养。林宾日的言传身教,对林则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使他最终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林则徐故居)

  (林则徐出生地)

  此后数十年,林则徐走过与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大抵相似的人生轨迹。他天资过人,加上勤学苦读,20岁时考中举人,26岁进士及第,由此步入仕途。在此期间,他得到王师诚、王鼎等人的赏识和推荐,并获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逐渐在政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闽剧《林则徐与王鼎》剧照)

  虎门销烟,是林则徐政治生涯的重要一章。当时之中国经济衰落,闭关锁国,自诩为天朝上国而妄自尊大,作茧自缚。林则徐具有极高的政治远见,预见到鸦片对国家的危害,上书皇帝云:“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粮”。

  (林则徐虎门销烟连环画)

  虽是成长于封建社会,但林则徐与愚昧顽固的封建官僚不同,他在接触外部世界后,发现和肯定西方之长处,并主张学习借鉴,使之转化为本国的改革力量。为了尽可能地获得外部信息,林则徐派人收集在澳门出版、由外国人创办的报纸、书刊,并设立译馆,招收懂英文者从事翻译,他所聘之人不论出身,被当时的顽固派官僚视为大逆不道。林则徐将翻译整理的《澳门月报》编辑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等5辑,填补了国人对于西方认识的空白。

  (林则徐手书对联)

  同时,林则徐组织幕僚翻译英国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并亲自编辑和润色,将其编撰为《四洲志》。《四洲志》介绍了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时年55岁的林则徐开始自学英语,常见的专有名词、外币单位,乃至英美等国驻粤官员的姓名,他都熟记于心。林则徐如此的远见卓识,堪称时代楷模。

  (林则徐纪念邮票)

  1841年,林则徐将《四洲志》相关材料交给友人魏源代为完善。魏源以《四洲志》为蓝本,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这一思想正是来源于林则徐学习西方以求富强、学习先进技术以抵御侵略的爱国主张。林则徐的思想和志向为当时的仁人志士所推崇,引领了学习研究西方的热潮,使介绍西方技术和历史的著作大量涌现,维新派因此称赞林则徐“开学习西方‘长技’之先河”。

  人物名片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诗人,因其思想造诣和政治才能为人熟知,尤以“苟利国家以生死,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胸怀和虎门销烟英雄壮举,历来受到世人尊敬。

  疏雨/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