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大家丁聪作品今在南后街展出
http://www.mhnews.com.cn 2017-04-17 11:28:16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漫画大家丁聪知名度很高,其作品大都针对的是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歪风邪气和不良现象,给以善意的讽刺和批评。鲜为人知的是,丁聪是我们福州女婿。由冰心文学馆、上海市金山区文广局主办的“文学与漫画——丁聪作品展”,今天上午在南后街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展。本报记者昨日独家采访了应邀来榕的丁聪独生子丁小一和上海丁聪漫画陈列馆筹划人丁四云,了解到丁聪夫妇的一些逸事。
丁小一向记者介绍说:“我的父母都是名门之后,父亲1916年出生于上海,爷爷丁悚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者之一,当年刘海粟创建中国最早的美术学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时,爷爷是教务长。1933年前后,爷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漫画协会,协会招牌就挂在丁家门口。一时间丁家就成为明星、艺术家们会聚的场所,叶浅予、王人美、黎莉莉、周璇、聂耳、金焰……都是常客。”
沈峻祖籍福建闽侯,外公是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琴南,曾祖父是沈葆桢,沈峻父亲沈劭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祖居就在三坊七巷中的宫巷。
母亲永远是“家长”
丁小一回忆:“父母结婚没多久,就将外婆接到北京。外婆平日与妈妈说的是福州话,我父母之间说的是上海话,我和父母平时主要用普通话交流。福州话和上海话我都听得懂。”
在丁小一记忆中,平日里操持家务的大都是外婆,外婆喜欢做福州菜,福州肉燕和红醩肉、红醩鳗鱼最拿手,逢年过节还会做福州年糕。
“母亲对父亲有点宠,就像对小孩一样,既照顾他,又心疼他。父亲得糖尿病后,不能吃甜食,母亲会从海淀区骑车到崇文门的一个食品店为他买无糖冰激凌。她用小纸箱成箱买好,运回家冻着,每天定额配给父亲吃。父亲平日出书、出画册、办展览,主要是母亲在张罗。但母亲对外非常低调,参加活动能躲就躲。”
丁小一说:“父亲时时对人抱怨,自家‘家长’(指沈峻)管得太严。但老朋友都觉得,他是在晒幸福。父亲晚年生了几场大病,当时我在国外。有人劝母亲请保姆帮忙,她不肯,都是自己一人照顾。父亲一度大小便失禁,年已80岁的母亲一晚需要起来三四次。”让人感动的“墓志铭”
丁四云2003年在筹建上海丁聪漫画陈列馆时认识了丁聪夫妇,后来成了忘年交。据他回忆,2009年,丁聪去世时,沈峻写了封信揣到他身上,信的内容是:“小丁老头:……我给你带上两个孙子给你画的画和一支毛笔、几张纸,我想你会喜欢的。另外,还给你准备了一袋花生,几块巧克力和咖啡,供你路上慢慢享用。巧克力和咖啡都是真糖的,现在你不必顾虑什么糖尿病了,放开胆子吃吧。这朵小花是我献给你的。有首流行歌曲叫‘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朵小花则代表我的魂……”
2012年,沈峻自拟了“墓志铭”交给丁四云,她特地嘱咐,这墓志铭要待她走后才能对外公布。
2014年沈峻去世后,这段文字刻在丁聪夫妇的墓碑上。文中说:“这里住着一对被他们朋友们一致认为非常恩爱、令人羡慕的夫妻(丁聪和沈峻)。其实他们从未恩过也未爱过,只是平平淡淡地度过了坎坷的一生,就像白开水一样,一点味道也没有,但却充满了人体不可缺少的恩爱元素。这也许应了一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论是逆境还是顺境,他们都用纯真来对待一切,无亏于己,无亏于人……”落款是“悍妻沈峻生前书”。
母亲遗憾没看到曾祖父雕像
交谈中,丁小一说:“有一些事母亲不是刻意地回避,而是脑子里好像会有一种过滤,包括她的经历和后来的苦难。她不去纠结于这些事,不过多地回忆这些事,她一直那么快乐。直到近些年我们才从新闻中得知,母亲曾是1946年‘沈崇事件’的主角。当年19岁的北大女生沈崇外出看戏,被两名美军侮辱,这一事件掀起全中国学生反美示威游行浪潮。后来母亲离开北大,赴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更名为沈峻。”
在丁小一记忆中,母亲很少向家人提到自己老家福州的故事,在“文革”期间母亲回过福州一次,一直到父亲去世后,她才流露出想回福州寻根的念头。
丁四云告诉记者:“2012年,沈峻告诉我,她最后的一个愿望是去台南看看曾祖父沈葆桢的塑像。我曾答应陪她一起去台湾,但后来她身体逐渐变坏,也就无法成行了。”
为了母亲的遗愿,去年夏天,丁小一和丁四云以游客的身份到三坊七巷寻根问祖,这也是年近60岁的丁小一第一次到福州,他在三坊七巷找到了沈葆桢的后人。沈家后人拿出祖谱找到了沈崇的名字。
此次丁聪作品展为期一周,将展出画家300多幅作品,分为漫画、人像、荒原风情、设计、速写素描和草图6个版块。另外,一些丁聪与夫人沈峻的生活照片也是第一次公开展出。丁小一说:“展厅与母亲的祖居宫巷很近,如果在天有灵的话,我相信父母会很开心 。”
(福州晚报 首席记者 顾伟画家夫妇均系名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