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全站图文 >> 正文

十四门桥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4-17 10:40:05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最四平八稳的桥——十四门桥

  十四门桥位于上街镇榕桥村,又称榕桥,横跨旗山可溪,桥东西走向,为石构平梁桥,全长约100米,宽1.8米,十三个船形桥墩,十四个孔道,故称十四门桥。桥面各用两块厚约50厘米的石板条平铺,石板上刻有许多铭文。第一孔石梁北向铭刻有“元丰二年十二月庚申造,至八年十一月廿三日壬辰毕,□□石匠张保”(“□”为模糊不清),据此可知,桥北宋元丰二年动工,元丰八年才竣工,历时七载,工程之大可见一斑。十四门桥留存至今,它存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供人跨溪涉水的最初目的,而以富有考古研究和艺术观赏价值的历史文物而名闻遐迩。然而,其建造者林居广却少有人知。

  林居广是唐末五代开闽都统使、六桥林始祖林硕德之六世孙。兄弟几个均享有高官厚禄,但他并不因为有钱有势而盛气凌人。他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深受乡人的爱戴和敬重。

  《八闽旗山志》记有这么一个传说:宋时可溪之上并无桥梁,来往行人全凭渡船过渡。有一次清明节,乡绅林居广祭扫先人祖墓——鸭姆墓,途经渡口的时候,正好渡船刚刚离岸,林居广叫船回来,称自己赶时间,谁知舟子却满不在乎地回答他:“想要赶快过河,为什么不自己造座桥呢?”林居广听后非常气愤,一把把肩上扛着的祭祀品放在地上,许下心愿说:“我马上回去筹备建桥。”不久十四门桥即开始建造。

  这个传说把建桥的动机归结为一语之愤,当然与林居广热心公益事业的初衷不合。桥址缘溪一带古称溪源,为上街乡民劳动、生活频繁往来之地。作为必经之道的可溪,不但直接受闽江潮起潮落的支配,而且也受源自永泰、闽清群山汇集而来的溪流影响,一旦山洪暴发,舟楫穿梭两岸间,时刻都有船毁人亡的危险。为解除乡民烦忧,方便生产耕作,林居广慷慨解囊,独资创建十四门桥。现存六桥林氏之外甥、清大臣郑孝胥光绪十一年3月6日游溪源宫日记即抄录有一段十四门桥桥面宋代铭刻,谓“兴采里林居广与室中陈二十一娘,同发心舍造石桥一十四门,上报四恩□□,下及一切含生,同沾福利”,可与建桥历史相印证。

  古往今来,十四门桥与邻近的自然山川、古镇街市声气相和,构成天然旖旎的风俗画卷,堪称闽都胜迹。明代郑元韶过十四门桥,有诗为证:“西望旗山数里遥,寻常春涨阻耕樵。而今游客过多少,忆渡溪源十四桥。”

  (曾致远 朱燕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