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喜娘文化——日渐复兴的婚庆老行当

http://www.mhnews.com.cn  2017-10-20 15:22:16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喜娘陈秀珍为众人演示添花仪式。

  外国人也爱喜娘文化。

  喜娘世家第四代传人陈秀兰给学员上礼仪课。

  婚礼现场,喜娘吴静静(左三)与新人互动拍照。

  喜娘吴静静参与马祖成人礼活动,出色表现获马祖政府点赞。

  喜娘林贵英讲述嫁妆用品在婚礼中的作用。

  喜娘三姐妹在西安主持婚礼。

  夫妻对拜。

  喜娘吴静静带学生感受花轿婚礼。

  为喜娘文化发展“传经送宝”。

  喜娘陈秀兰演示子孙桶的意义与价值。

  婚礼进行时。

  近年来,关于“喜娘文化”的新闻常见诸媒体,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2012 年,我县上街陈氏“金牌喜娘”三姐妹中的陈秀兰,作为福州喜娘的代表第一次亮相央视,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现了福州地区特有的喜娘文化;2015年,“喜娘习俗”成功入选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今年初更是被福建省政府收录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现如今,福州从事喜娘职业的人员超过2000余人,其中来自闽侯的喜娘占了近一半。可以说,喜娘已经渐渐重新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那末,到底何谓喜娘,它有着如何悠久的历史呢?未来,它的发展之路为何?且待记者为诸位娓娓道来!

  源远流长的喜娘文化

  俗话说,“中国喜娘看福州,福州喜娘看闽侯。” 福州喜娘文化源远流长,而闽侯则是福州喜娘的发源地,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且从业人员占全市近半,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名副其实的“喜娘之乡”。

  喜娘是指旧时婚礼时照料新娘的妇女,在福州方言中俗称“伴房嬷”、“伴房妈”,古人结婚较早,通常男子15-20 岁,女子13-15 岁就可结婚,再加上婚前男女双方都没见过面,姑娘出嫁时心神不定,担心害怕在所难免,这时候女方便要雇请人伴随,平复新娘的紧张情绪,同时为婚礼出谋划策,炒热现场气氛,喜娘这一古老的婚庆行当便应运而生了。“喜娘不仅要容貌端正,口齿伶俐,还要熟知婚礼的民间风俗,具有驾驭婚礼场面、左右逢源的本领。”市喜娘协会会长、金牌喜娘陈夏玉笑着介绍道。

  据说,旧时喜娘从女子婚期前天就来女家做“出门”的准备工作,教以礼规。尤其要与新娘交上朋友,陪新娘说些私房话,缓解新娘的紧张情绪;正式婚礼那天,喜娘要主持婚礼各项仪程,如引导新郎新娘见礼、教新娘称呼,长辈给见面礼时临场喝彩(俗称喝诗),制造气氛使整个婚礼场面喜庆不断,在闹洞房时喜娘还起到圆场和保护新娘的作用;甚至最后到新娘回门时,有时喜娘还在,在当天成为新娘、新郎的“参谋”和“顾问”、可谓是尽职尽责,是一场婚礼中最为忙碌之人。

  故而,喜娘是旧时婚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是新家庭的见证人,福州民俗专家方柄桂老先生更是对喜娘文化推崇备至,认为喜娘文化把富有福州本地特色的传统婚庆仪式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是民俗文化的精粹部分,体现了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多彩多姿的民俗风情。

  喜娘文化的优秀传承人

  自古以来,闽侯县喜娘为代表的福州喜娘文化,深深地融入了福州地区新人们的婚庆大典中,一直延续到今。上个世纪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浪潮革了不少文化的命,但热爱喜娘文化的闽侯老百姓,依旧在嫁娶时悄悄地请来了喜娘,为新人们主持婚礼,送上祝福。

  80年代以后,闽侯人将喜娘文化发扬光大,去除了相对低俗的内容,加强了时代感,融入了新婚俗、新文化、新观念、新形式,将在婚宴上大菜(太平燕),鸣礼炮时才出场的喜娘拓展到了婚礼司仪、婚礼督导等整个婚庆流程,从而弘扬了传统文化,对拉动内需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闽侯上街金牌喜娘陈氏三姐妹(大姐陈夏玉、二姐陈秀珍、三妹陈秀兰)便是福州喜娘的代表人物,她们一家是四代相传的职业喜娘,追溯起源可到130多年前,其曾外祖母谢兰金就在乡间主持婚礼颇有名气,外祖母林依菊女承母业将其发扬光大,母亲林贵英18岁时就担任喜娘至今还偶有出山。闽侯上街金牌喜娘陈氏三姐妹更是在长辈言传身教的基础上,将喜娘文化推陈出新。2010年12月20日, 陈氏三姐妹在由福州电视台举办的首届福州喜娘大赛中联袂参赛,姐妹同心,其利断金,勇夺“金牌喜娘”第一名。在比赛中,三姐妹充分展示了全方位的才艺,对福州婚庆习俗的了如指掌和新婚俗、新文化的融入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影响力更为广大了。

  作为福州地区一个古老的婚庆行当,许多人都认为喜娘这一行就是由中老年已婚妇女充当,其实不然。近年来,随着各类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尤其是这些电视喜娘大赛的举办,使得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年轻女子开始加入“喜娘大军”,为喜娘这一行业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来自闽侯县青口镇的80后喜娘吴静静就是其中一位。

  吴静静,1985年出生,毕业于华南女院幼师专业的她也是通过一场喜娘大赛,机缘巧合下加入到“喜娘大军”中的。“虽然我妈妈是个有着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喜娘,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像她一样加入这一行。”吴静静感叹道,“要不是因为2010年的那场《攀讲》福州第一届‘赛园橄榄杯’喜娘电视大赛,我可能永远不会选择当一名喜娘。”

  据她回忆,当初在比赛报名现场,她正认真地为母亲还有排在后面的阿姨填写报名表。节目制片人在查看报名情况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她。在从他人口中得知她并不是参赛喜娘时,制片人主动找她谈话,希望她能够参与到比赛中。“他当时主动来找我,跟我说他想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节目中,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因为那样的话节目会更好看。所以,他希望我能加入到这个活动中,”吴静静笑着说道,“我当时问他,‘那我不会福州话怎么办?喜娘不是都是要用福州话来串场、串词的。’然后他就直接回我说,‘那你用普通话啊!’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喜娘不都是一样的,每个喜娘都可以有她自己专属的主持形式。我发觉,喜娘其实是可以有所创新的,不论是在主持形式还是在传统婚礼表达形式上。”

  就这样,吴静静参加了她人生第一个喜娘电视大赛,并通过自身努力拿到了大赛“金牌喜娘”的称号。从此,开启了她的“喜娘之路”。早期,还有许多人质疑她是非专业毕业的,并且年纪很轻,没有从业经验,不大可能胜任喜娘这个职业,但她用她真诚的交流态度和靠谱的现场表现一步步征服了这些人,成功的消除了他们的疑虑。“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把它做下去。所以,我就克服着心里的紧张,很诚恳地跟他们沟通,同时在每次接到单后,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它,力求将每个细节做到完美。每完成一单,我都会根据自己的感觉以及家人朋友给自己的建议,对自己的现场表现进行一个总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平时,我会花大量的时间阅读民俗文化相关的书籍,看各地婚俗的视频等等,将里头提到的重要内容记在专门的笔记本上,时不时地翻一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吴静静说。

  作为一名80后喜娘,静静认为,一人一生只有一次婚礼。婚礼太重要了,作为每对新人携手度过余生的一份见证,它必须是美好而幸福的。而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新人们对婚礼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作为喜娘,唯有满足新人们的期盼,在喝诗内容、现场主持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为他们以及在场宾客呈现出耳目一新的婚礼,才能更好地让他们享受婚礼,享受幸福。所以,静静在主持每场婚礼前都会与新人及其家长进行细致的沟通,聆听每对新人是如何相熟相知相爱,了解新人和新人家长在婚礼前内心想的事情、行为上做的事情,力求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新人打造出专属的婚礼,让每一场婚礼成为每对新人最难忘的仪式。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位80后喜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如今,她的工作已经不拘泥于主持婚礼了, 她还经常参加马来西亚、台湾马祖等地举行的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今年上半年,她还与其余民俗专家、优秀喜娘、婚礼主持人、闽都文化爱好者一起成立了闽都婚俗研究会,为喜娘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政府搭台

  助推喜娘文化发展

  喜娘文化是福州民间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了让这颗散落民间的“珍珠”焕发光彩。近年来,我县探索了“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助推方式,多措并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喜娘文化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喜娘文化。

  搭建喜娘文化交流平台,组织成立民间文艺家协会喜娘协会,积极举办喜娘培训班、喜娘行业技能大赛、喜娘习俗展演等系列活动,我县有关部门凭借这些措施,一步步促进喜娘从业者间的学习交流,达到弘扬喜娘文化的目的。“我们还积极推进喜娘习俗申报非遗工作,目前喜娘文化已经成为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推动了喜娘文化保护工作进一步的深入、科学、扎实的开展。”县科技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道。

  为了加强宣传推介喜娘文化,去年11月,县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遇见闽侯”公布了“闽侯十大文化名片”名单,闽侯喜娘文化作为闽都民俗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进入“闽侯十大文化名片”名单,也让更多人认识了喜娘文化。“此外,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弘扬和传承闽侯喜娘文化,经过为期3年的精心筹备,我们已整理编辑了《闽都婚俗大观》一书,目前其他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即将印刷发行。”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林岳铿表示说。

  (闽侯乡音 记者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