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人物专栏 >> 正文

姜翔玲——岁月洗练,尽显根魂

http://www.mhnews.com.cn  2016-05-30 09:16:59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编者按:根雕是我县的特色传统产业,2012年,我县获评“中国根艺之乡”。目前,全县有根雕企业近2000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产品约占全国80%的市场份额,年交易额近30亿元,所以也有“全国根艺看福建,福建根艺看福州,福州根艺看闽侯”之说。近年来,闽侯根雕业涌现出了一大批艺术精英,他们创作的许多根雕作品在全国赛事上屡获大奖。本报本期选登“中国根艺美术特级大师”姜翔玲部分代表作品,以飨读者。

  姜翔玲,1943年出生于福建宁德,她自幼喜爱艺术,特别倾心根石美术创作。她是“中国根艺美术特级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名誉副主席、常务理事、中国根石艺美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专家评委。姜大师擅长挖掘和运用木材原生态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她的作品崇尚天趣、创意和想象力,富有现代感。

  《风·火·魂》

  这件抽象根艺作品,原料是一段樟木的躯干。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1997年的一天,姜翔玲去山区农民家中“淘宝”,逛了多家村民的柴火房,始终没有找到心仪的根材。正当她沮丧地返回的时候,突然在路边,见到了一个被泥土包裹着死去的树木的躯干。如同心灵感应般,姜翔玲兴奋异常,将这堆连农民也不屑去捡的“垃圾”,拉回了家,于是乎才有了这件难得的根艺精品。

  在经受岁月洗练后,木材中空斑驳,铁骨铮铮,盘旋升腾,整件作品呈现的就是一个螺旋向上的形态。它的动刀面极少,除了底部作者稍做平整外,其余部位均为天然原生态,没有任何拼接。在作品的中上部,有些地方看上去好像要断了,连接不上,实则不然,你怎么掰扯它,都不动摇,牢固无比。就如中国书法中的似连非连,似断非断。尤其它的基座内侧部分,好似万千沟壑,崇山峻岭,如同中国传统写意山水水墨画,令人回味无穷。作者想引导你看到风:旋卷、飞扬、强劲、摧枯拉朽;引导你看到火:冲腾、旺盛、猛烈、挟雷携电、激情燃烧;引导你领略魂:升华、超逸、神奇、充盈且长存天地间。

  规格:70×55×153厘米

  创作于1997年,曾经获得刘开渠根艺奖金牌。它以其奇特的造型,凌厉的力度,壮美的旋律,更以其深邃莫测的神韵,撼人心魄,引人遐思,给人启示。

  《谁持彩练当空舞》

  这件作品的材料是一段来自四川的脱骨侧柏躯干,是姜翔玲从一堆30多吨的原材料中拣选出的精品。甚至没动一刀,没做任何隐性的拼接,只稍加抛光研磨而成。整件作品气势大、意境深,从头至脚一气呵成,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一看到它,脑海中便浮现出毛主席所作的《菩萨蛮·大柏地》中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根艺界常说:“成型在人,雏形在天,少事雕拼,多留自然”。这十六字诀就是衡量根艺作品价值的最基本法则。天然的根艺作品修饰越少,根型越空灵奇特,价值就越高。这样的精品,是要万中选一的。

  规格:150×52×57厘米

  作品从头至脚一气呵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给观赏者足够的视觉冲击力、足够的再创作想象空间、足够的人文诗蕴回味余地。

  《海的儿女》

  作品的原材料来自太行山区一株崖柏的脱骨残根。崖柏一般生长在海拔700—2100米的悬崖峭壁的崖缝中,在业内崖柏根艺有“根雕之王”的美誉。古老的残根是树木被砍伐后,地下部分历时百年、千年不烂的树根,再经过风、雨、雷、电,经过昆虫啃蚀,所留下的精华。它往往象征一个生命,一段历史。这件作品的材质,就属于极品,块头不大,却极有份量,油性足。你靠近它,就会闻到崖柏特有的淡淡的香味。

  在雕琢上,姜翔玲巧用心思,利用根材特殊的腐朽质体、肌理、纹路、色泽进行创作,力求达到浑凝、匀称,古朴而不失天然,雅趣又显拙稚。再加上漂亮的虎皮纹路,水波荡漾,为我们展现了一望无垠的大海,海鸟、海鱼和谐共处,生机盎然的景象。

  规格:53×90×33厘米

  作者利用根材特殊的腐朽质体、肌理、纹路、色泽进行创作,依囿原始形状顺势造形,在“天趣”之间寻找一种审美的艺术张力。

  (闽侯乡音 记者组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