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闽侯乡愁系列报道之一:走进大湖乡东 古民居

http://www.mhnews.com.cn  2015-02-02 10:27:00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很多人讨论过一个问题,泱泱五千载的华夏文明,保证民族存续的文明根源究竟何在?其实很简单,无非是三个不断而已,即不断之血脉、不断之地脉、不断之文脉。延续至今,华夏文明生存的地脉,我们的九州故土依然如故。我们血脉的强大亦毋庸置疑,不仅繁衍于九州,更播越于世界各地。然而,传承华夏精神的文脉,却在近代中国积弱挨打的不自信中,在西方文化浪潮冲击中,渐次模糊,令人唏嘘不已!那么,怎么存续华夏的文脉呢?让人们自发地留心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并传承光大,不过如此而已!

  在闽侯县,静谧山野深处的大湖乡东墘村后元里自然村,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一片明清及民国初年山区民居的历史原貌。这些古民居以村庄徽派建筑为主,典型的建筑有五柱楼、新厝楼、横楼等。幢幢粉墙黛瓦,飞檐翘角,不仅沉淀着时间的沧桑、文化的韵味,也承载着人们心灵深处对乡愁的寄托。

  踏近新厝楼,端详这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建筑,它由前厅后院构成,占地面积达380平方米,楼墙部以马头墙为主,中间以木结构为主,木雕初面,雕樑画栋,院子四周均以花岗石块铺成,柱子下为青石,精雕细琢,工艺精湛,整体建筑既有青砖黛瓦马头墙,高楼大厅花格岗风格,又兼具江南民居古朴精巧的特点,大气中不乏精致。不远处的横楼,属于廊屋檐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二楼两边围廊相环,众多房间排列有序,更兼有美人靠、半边楼等独特的建筑风格相伴,风格独特,具有颇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后元里,还有北宋绍圣三年间制作的大石缸、南宋绍兴年建造的石板桥。它们和这独特古朴的民居、高低错落的乡间土路、潺潺流动的溪水,勾勒出后元里千百年来不换的自然人文风景。而在山野间嬉笑打闹的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汉、聚在门口唠嗑闲谈的老人,他们代代传承,生于斯、长于斯,是后元里人繁衍生息的生动体现。这所有融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记载着后元里历史沧桑、人文繁衍的绝美画卷,它镌刻着岁月之痕迹,寄托着一代代曾生活于此的人们挥之不去的乡愁。

  再次走进古民居,被古民居经历时间流逝,却依然挺立的“艰韧”所感动。一瞬间,从这些乡土民居陈旧斑驳地墙壁中,仿佛透射出的一抹凄美的、深厚的历史文明的光辉。这抹光辉触动着我,让思绪不由得为这古民居的兴建、繁华、落寞而跌宕起伏!为其中体现出的乡愁记忆唏嘘感慨!

  (闽侯乡音 记者 林若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