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书痴”林宝根和他的“草根书屋”

http://www.mhnews.com.cn  2018-04-20 10:51:15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IMG_3528.jpg

林宝根珍藏的由著名火箭专家黄春平题字的“嫦娥奔月”的报纸。

    国民的阅读力和阅读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力和发展潜力。自2007年全省农家书屋启动仪式在青口镇举行以来,我县不断加强农家书屋的建设,先后拨出专款,用于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建设农家书屋,在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农家书屋“遍地开花”的今天,我县也出现几家由私人办的“草根书屋”,荆溪镇关中村报馆便是其中一个。时值“4·23”世界读书日前夕,记者来到关中村实地探访了这家“草根书屋”和它的主人林宝根。

因为对航天知识的好奇

农民开启漫漫藏书路

    今年53岁的林宝根,是荆溪镇关中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据了解,他是我县藏书最多的民间人士之一,从1999年便开始收集各类书报,时至今日,已经收藏了2万多份书报,而在这些书报内,关于航空航天类的占了很大一部分。据他介绍,他是个超级航天迷,他的藏书之路就是从收集航空航天类书报开始的。

    “1999年11月2O日,我们国家第一艘神舟飞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意味着我们国家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我非常激动,也开始对航天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觉得它非常神奇。所以我就从关注和收藏这艘飞船的相关报道开始,渐渐延伸到收集其他航天相关书报。这些年,我通过在特定时间段订购、订阅相关书报、加入各贴吧网站同各报友相互分享帮忙、周末去福州地摊等地淘书等方式收集到不少航空航天书报。现在,我还在想有没什么更好的办法能让我收集到更多有关早期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书报,以及其他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书报。我想在退休后,策划关于航空航天类书报的展览。”林宝根说,“后来,因为受到收藏航天类书报的启发,我还开始收集各类民国旧书,那些都是那个年代的实物原稿。”在他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历史资料会越来越少,但它们作为一种文字载体,真实再现了我国各个阶段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成果,所以,这样的收藏特别有意义。

    林宝根说:“很开心能因为对航天知识的好奇,开启我的藏书路,让我在这19年内增长了很多知识。”说到这儿,林宝根为记者展示了他开始藏书以来,抄录的各种笔记,有各类新闻报道的重要信息段落、各类书籍点到的重要知识、汉语字典里各个字的读音和用法等等。

好的知识就该拿来分享

自费开办草根书屋

    随着家里的藏书越来越多,林宝根逐渐萌生出“想找人分享这些书报、知识”的想法。“我自己看了这么久的书,也知道用知识充实自己非常重要,很多好的知识、先进的技术都要从书报里才能学到。我自己在村里待了那么久,也知道村民们都需要书本上的知识,需要健康的文化生活。所以,我就想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些书,也算是为大家办点好事。”林宝根说道。于是,他开始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上网查阅资料,仔细筹划书屋的建设,在征订补充各类书报、购置藏书柜、旧屋改造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积极性。

    终于,2008年,林宝根顺利的在自家办起“民间书报展览馆”。后来,刚好赶上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县科技文体局将“农家书屋”的牌子挂在了他家门前,同时还送了3000多本图书,进一步丰富了书屋的书籍种类。至此,林宝根和他的书屋名气大增,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个“草根书屋”看书。

    “我们这个书屋从开办以来,一直都是供大家免费参观的,每天的参观时间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每逢节假日都是书屋最热闹的时候,因为一到这个时候,不仅老人家会在这里读书看报,很多平时忙于工作的青年人、中年人,还有平时都在上课的学生也会过来看书,这些人里不仅有我们关中村及附近3个村的民众、还有从上街等其他乡镇过来的民众,甚至从福州市区过来的民众。”林宝根自豪地说。

良好习惯要进一步传递

书屋开办盼后继有人

    我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种非常好的习惯,而好的习惯自然需要进一步传递。

    林宝根膝下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为了培养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他在两个孩子小的时候,就常带他们到书屋看书。在他的带领下,两个孩子都能认真地把一本本书看完,并把书里的内容通通记下来。不仅如此,两个孩子还会经常带自己的同学、朋友来书屋看书。提到这些,林宝根的眼里满是光芒,他说:“他们两个以前都爱看《故事会》等等文学类的书,每次书屋里一来客人,或是他们自己带人过来的时候,都会主动给人家介绍这些书,和人家说这些书里的内容。”

    对于未来书屋的发展,林宝根说,等他一退休,他就会把整个精力投入到书屋建设上来,直到自己动不了了为止,希望到那个时候,两个孩子能接手书屋,倘若孩子实在分不出精力,就给县政府,“不管怎样,都希望这个书屋可以延续办下去。”

(闽侯乡音 记者 林世彬 文/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