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木屋里的传统时尚

http://www.mhnews.com.cn  2015-04-02 14:35:33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潘师傅在量衣领,在他的经验里,做衣服领袖最要紧,袖子要圆润,领子要服帖,穿上身,才挺拔端庄,气质才能显出来。

  潘莺莺向前来拍摄的大学生展示珍藏的传统旗袍,虽然耽误了一些工作,但她觉得年轻人能跑来记录这些老传统不容易。

  每件衣服都搭配不同样式和颜色的盘扣,完全手工制作的扣子可以经受数十年的时间考验。

  潘莺莺帮着丈夫为客人挑选试衣的款式,因为样式丰富,手工好,每个客人都要试上很久。

  福州市仓山区马厂街,在新楼房与旧洋房之间有着这么一座上百年历史的柴埕厝:屋里的木架上摆放着各色布料,靠墙的衣架上则是一件件制作完成的旗袍和长衫。屋的主人——57岁的潘爱仪师傅在此生活了30多年。

  一块布料,一剪刀下去,一件旗袍初具雏形,在潘师傅手里,柔软的丝绸如活鱼般游动。这位闽侯南通木匠的孩子,十几岁开始自学制衣,白天坐船到城里百货商店看款式、摸布料,晚上在屋里用报纸试制衣服,开始了40多年的裁缝生涯。

  “旗袍讲究量体裁衣,这样才能突出东方女性的美丽。”潘师傅的木屋里经常会有客人慕名而来。

  每一张订单,没有一两个月是没法交货的。一来是做的人多,二来是潘师傅对做工要求严格。衣服上的一个个盘扣,就是潘师傅的爱人潘莺莺手工捏撵缝制而成的。“双花盘扣,圆圆的头几十年也不会松散。”潘莺莺满是裂口的双手一天时间也只能完成一件衣服的盘扣制作。

  “要赶着结婚的,或者是老人们定做的衣服,我都会给他们加班优先制作。”潘师傅把做衣当作了人生中的一件乐事。“裁缝不是一项简单的活,它是美学、力学、几何学相互交织的一门手艺。”潘师傅在工作中常会遇到大专院校服装系的学生上门求教,“很多孩子画出的时装很漂亮,不对称的美感,但是他们没考虑到布料材质的特性和重力的影响。”

  在潘师傅40多年的手艺生涯里,曾有过五六十位徒弟,全都改行了,最出色的一个弟子前几年也转行当司机去了。而潘师傅依旧守在百年柴埕厝里,听着京剧,裁裁剪剪,手中丝线飞舞。

  “传承不是一定要人去学些什么,而是有人需要你的技艺,而你刚好喜欢它。”潘师傅说。

  (福建日报 记者 王毅 图/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