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网友关注 >> 正文

竹编艺人的坚守

http://www.mhnews.com.cn  2014-10-20 11:30:29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竹编手工艺展示。 陈燕 摄

  竹编工艺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很多研究原始社会考古的资料上,可以清楚的发掘出竹编工艺的起源。既“在人类社会进入定居生活后,为了解决饮水和食物的储存问题,就开始用植物的枝条编制器皿,由此形成了最初的竹编工艺。”之后,竹编工艺经过夏商周、汉唐的蓬勃发展,在宋元明达到了顶峰。

  千年的发展,使得竹编艺术在中国的文化舞台上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历史地位。在民间生活中,竹编工艺的产生,不仅解决了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还丰富了人们精神层面的生活。用竹编制作的花灯、风筝,愉悦了人们的身心;竹编制品更是中外交流的佳品,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闽侯鸿尾乡就靠着小小竹木闯出了一片天地,许多当地人都以家族作坊的形式从事竹编工艺品生产。鸿尾遂被誉为“竹编之乡”。然而,就在鸿尾竹编手工艺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人们却赫然发现,许多传统的竹编手工艺品,已经难觅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打造的铁制、铜制工艺品。

  在距离鸿尾乡政府一公里多的小山坡下,有一座陈旧的小庙,这里曾经集聚了全县各地的竹编工艺专家,技艺精湛,产品行销国内外;这里,曾经一度辉煌,许多来自闽清、永泰等地的年轻人都纷纷前来学习,学习工艺,切磋水平,传人遍布各地;这里,曾经有一个名字叫做——闽侯县竹编一厂。如今的竹编一厂,早已经随着竹编技艺的没落成为往事。

  郑春进、郑春瓶、郑贻松……记者眼前这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便是竹编一厂仅存的几位老艺人。时至今日,他们依然常常到小庙里去聊天叙旧。因为这里的一切都能勾起他们太多太多的回忆。

  郑春进年轻的时候整日与竹子打交道。在工厂旧址,老郑举着自己的双手给记者看,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这大约是从事手工艺制作艺人都有印记吧,茧子越厚,说明这门技艺练得越精熟,程度越深。”老郑如是说,语气中满是自豪。

  在老郑他们经常聚会的旧工厂里,还留存着昔日的一些道具。当记者问及编一个工艺品需要多久时,老郑和他的工友们就以编竹篓为例当场做了个示范,在一张长条凳上插着刀片,中间留一个几毫米的小缝隙,一把没有匀过的竹篾均匀的铺在条凳的另一边,老郑熟练的把一条竹篾从缝隙里插入,两个手指捏着拉出来一个点,随后只听到“刷”的一声响,老郑已经将竹篾已拉出一臂长,而后如是者三,一条竹篾便匀好了。削竹篾、串边娄……老艺人们各司其职干起活来。不一会,硬梆梆的竹篾就在他们手中就成了绕指柔的“丝线”,这些“丝线”通过反复的交叉缠绕慢慢成型……。“这门手艺我当初入门用了3个月,而要学好学纯熟最少必须3年。现在这些竹篾,我闭着眼睛都能削好,要多细有多细,最细的甚至可以比拟头发丝,制成一件竹编大约要半个小时左右。”郑春进笑着说。

  老艺人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纯熟手艺,其实恰恰是竹编技艺悄然湮没于时代的大潮缘由。因为,一件铁制工艺品用机器制作辅以人工的简单调整,从制作到成型往往只要短短的几分钟。再加上铁制品有保存年限更久的特点,因而在巨大的利润面前,传统的竹编工艺被冲刷得一点不剩,使人唏嘘!可早已编出感情的老艺人们却说什么都不想去改变。“我觉得机器做出来的最多算个物件,只有用人心编出来的竹制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老艺人郑贻松说道。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提起竹编工艺的传承问题,曾经在一厂负责竹编推广销售的郑贻昌很是无奈,“现在年轻人没人愿意干这个了,挣的少还没有什么地位,想想当年竹编一厂的盛况,仿佛身在梦里。”他说,有的时候他也思考过,眼下该拿什么来拯救鸿尾竹编这门濒临失传的手工艺呢?“可以借鉴的,或许只有曾经同病相怜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街根艺手工艺的复兴之路了。如果有政府搭台,充分利用老艺人,办培训班,协调一些销路,也许可以减缓下竹编工艺的消亡之路吧!”郑贻昌说。

  (闽侯乡音社 记者 林若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