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产业强+乡村美+民风淳=?看闽侯这个村如何走向“全国文明”

http://www.mhnews.com.cn  2025-05-28 09:13:24      【字号

  在闽侯县尚干镇的繁华商贸腹地,洋中村以“全国文明村”的姿态,走出了一条经济繁荣与文明乡风同频共振的振兴之路。这个面积仅0.3平方公里的村庄,凭借集体经济赋能、乡风文明浸润、生态底色增亮的“三驾马车”,成为闽江畔一颗璀璨的文明明珠。

  立足区位

  集体经济撑起“幸福伞”

  洋中村沿街商铺密集,遍布小吃店、便利店、服装店及银行金融网点,拥有镇域面积最大的超市、公园,全镇交通枢纽祥谦大桥、30路公交尚干总站、淘江大道起始点均位于该村,具有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

  依托沿街108间商铺和工业区厂房等集体资产出租,洋中村以集体经济为杠杆撬动民生福祉,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村财收入突破300万元,连续多年稳居全镇首位。

产业强+乡村美+民风淳=?看闽侯这个村如何走向“全国文明”

  洋中村坚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每年将65%的村财收入用于民生保障及惠民投入,全面覆盖村民新农合医保、意外险、九年义务教育费用及丧葬补助费、文明慰问金等。其中,投入近200万元进行养老保障,逢拗九节、重阳节为符合年龄的老人发放慰问金,并打造市级幸福院丰富老年生活。

  “我们老人协会现在共有330个人享受到了节日慰问金和年底的文明奖励金,老人们非常满意,都说作为一个洋中人,感觉非常棒!”洋中村老人协会会长林子良说。

  立足区位优势,盘活沿街商铺、工业厂房等集体资产,洋中村成功构建起“经济创收—民生反哺”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集体经济与村民增收双赢,真正做到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村庄文明底气足起来。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一村一品’专业村项目,借助尚干特色小吃资源,引入产品展示、电商直播等业态,进一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洋中村党总支部书记林智强说。

  德治润心

  文明新风拂遍乡野

  乡风文明是洋中村的灵魂底色。洋中村党支部以“千军万马”理论宣讲工程为抓手,将新思想学习教育实践基地搬进江滨公园,通过“板凳课堂”“田间宣讲”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由老党员、乡贤、青年志愿者构成的“百姓宣讲团”,在榕树下开设“板凳课堂”,在田间地头进行“田间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乡音土话,让党的声音随着灌溉渠水流进百姓心田。

  在移风易俗攻坚战中,洋中村两委修订《村规民约》时充分吸纳民意,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标准细化到宴席桌数、礼金数额,并纳入红白理事会监督范畴。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建立“党员包户劝导”机制,成功劝导简办多场红白事,有效减少铺张浪费现象。

  在培育文明乡风过程中,村里涌现出一批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为村民树立了一批可感可学的身边榜样。同时,作为福州市首家藏书量达8000册的农家书屋的洋中村农家书屋,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每逢拗九节、重阳节,村庄中的志愿者为老人送粥、表演节目;85名党员牵头组建的“小团队、细网格”服务队,定期开展环境整治、义诊义剪等文明实践活动;举办道德评议会、民政社工站主题周活动、亲子关爱主题服务周活动、高校共建主题活动等……洋中村以多元举措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文化治理格局。

  生态塑形

  美丽乡村焕发新颜

  漫步洋中村

  淘江碧波荡漾

  孝廉文化长廊与党建主题公园相映成趣

  构成一幅生态与人文交织的画卷

  村庄积极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每月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河道清理,年均开展活动12次,用实际行动守护碧水清流。聚焦农村垃圾、公共卫生、门前三包等问题,洋中村积极推广积分制度,累计发放积分12150分,村民可通过“e福州”数字积分和纸质兑换券两种模式,到镇内各定点商家兑换相应的物资。

  在环境治理中,洋中村还巧用垃圾收费、量化考核、网格评比、红黑榜等举措,构建起一套科学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这些举措不仅引导村民做好环境工作,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同时,洋中村充分利用江滨地理优势,将孝廉文化、党建元素融入景观改造,打造“一步一景”的文明宣传阵地。通过串联周边“瀚林华府”商住楼、洋中农民公寓等建筑,打造“尚干镇孝廉文化长廊”和“党建主题公园”,村民不仅能在美丽的风光中,与亲友一同乐享悠闲时光,更能感受到“二十四孝”石雕以及党建标语带来的文化浸润,真正实现了“环境美”与“心灵美”的双向提升。

  从以集体经济反哺民生,到文明新风浸润乡野,再到生态宜居勾勒画卷,洋中村以文明创建为笔,绘就了一幅产业强、乡村美、民风淳的振兴图景。这座闽江畔的文明村,正以先行者的姿态,为文明创建提供可复制的“洋中经验”。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林奥 邓一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