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福州新闻 >> 正文

西门兜天桥有待后天补追踪 榕市民热议改造方案

http://www.mhnews.com.cn  2014-03-27 08:28:06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西门兜人行天桥下路口全封闭,非机动车绕行太远、牵车上桥不便,使得非机动车经过该路口时闯红灯、不按道行驶频频发生,这一现状经本报报道后引起热议,居住在周边的市民、参与该桥设计的专家、对路口很熟悉的交巡警都参与进来。

  26日一大早,多位读者打进本报新闻热线968800提意见。经记者总结梳理,在众多的读者意见当中,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两种主要方案。

  “如果条件允许,可否将现有的西门兜人行天桥拆除,然后在桥下四个路口划过街斑马线,增设红绿灯,这样既能方便电动车、残疾车、婴儿车等各种车辆穿行过街,而路口的交通秩序也会更加有序。”家住西洪路银湖花园的居民徐先生说,他每天都要骑电动车穿过路口,经湖滨路前往湖东路上班。每天如何过路口,是他头疼的问题。据记者统计,在众多的读者来电中,近半数的人都赞同该方案。

  也有市民提出,西洪路、鼓西路道路较为狭窄,同时距杨桥路与白马北路路口太近,一旦西门兜人行天桥拆除,所有人流、车流均由路面穿行,那么道路交通可能会更堵。因此在保留现有天桥的前提下,可否对天桥实施改造,即将天桥坡道的台阶,改为斜坡,同时适当降低坡度,在不影响行人上下天桥通行的情况下,为推车上桥创造便利。

  对该路段情况非常熟悉的多名资深交巡警称,原本西门人行天桥是方便行人通行,如今却承担了电动车通行的功能,这并不合理,桥下路口仅凭增派民警和协管员纠违、疏导,治标不治本。民警们认为应该将全封闭路口打开,根据实地情况合理设置斑马线和红绿灯,增设隔离栏,根据路面情况分隔出非机动车道,配合民警和协管员的疏导,这样才能有效缓解该路口的交通乱象。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参与西门兜人行天桥设计的一名设计工程师表示,如果实地条件允许,可以对天桥坡道实施改造,将坡道放长一些,降低坡度,同时将坡道踏步改为斜坡,通过设计,让人们推车上桥感觉不用太费劲。

  “还有一种设计方案,那就是参照香港的做法,配套建设升降梯。残疾车、婴儿车,甚至于电动车,都可以借助升降梯上下天桥通行。”该工程师表示,但是该方案需要配备专人管理维护,对日常管理要求、维护成本比较大。

  (福州晚报记者 刘珺 张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