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闽侯丨听说,竹岐山洋村最近遍地是“金”?一起去看看!
http://www.mhnews.com.cn 2021-09-08 09:26:15 【字号 大 中 小】
他原本就职于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大区招商部,在闽侯县竹岐乡领导的热情邀请下,他毅然放弃了高薪工作,选择回乡创业,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扎根农村,成了竹岐乡山洋村的致富带头人。他叫卢长汉,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洋村人,也是县内最大规模金姜基地的负责人。
乡领导鼓励
热心村贤回乡创业
日前,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海拔700多米的闽侯县竹岐乡山洋村,漫山遍野的金姜基地就藏于此处“宝地”。原先这里可不是一处“宝地”,是一块名副其实的“荒地”,说起这其中的缘由,都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去年10月,卢长汉刚好回家探亲,偶遇山洋村村书记,当了解到山洋村这块300多亩的土地荒废比较严重时,卢长汉心中一颤,那时回乡创业的种子就在他心里埋下了。后来竹岐乡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更是鼓励他在村书记的引导下,找到企业家的情怀,结合乡村振兴工作,为家乡作点贡献,走出一条属于山洋村的致富路。
虽说有这份创业的心,但要沉下心去做,也是一番大工程。前期考察半年后,卢长汉于今年年初回到家乡,准备创业事宜。今年3月开始,卢长汉对300多亩田地进行开荒,并引导当地村民进行种植,经过1个多月的种植,终于让曾经的荒地变成适合金姜生长的沃土。
跨行业投资、300多亩土地开发、100多名工人开荒种植……在那1个半月的时间里,能将300多亩的土地开发出来,对整个村庄的人来讲,是非常振奋的一件事。而对首次尝试这么大规模农业种植的卢长汉来说,内心也是十分激动。“当时整个工程大概有13个班组,他们也纷纷感叹——没有3到5年的企业工作经验,是做不出这种效果的。”卢长汉说。
金姜发展可观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古语云,冬吃萝卜夏吃姜。可见生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么大的作用。当下,大部分的人都比较注重养生,生姜在养生里面占据着非常大的地位,而且生姜是调凉菜和做热菜的必需品,不论是饭店还是家庭,都需要用到生姜。
“福建属丘陵地带,缺乏平原、农田的开发,大部分姜来自山东、河南、湖南一带,可见姜在福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卢长汉告诉记者,由于是第一年开发,目前还做不到全方位推广其他农作物,在对金姜市场考察后,他与省农科院积极对接,最终选定金姜作为当下的发展方向。
因为卢长汉的金姜基地,也让不少外出打工和周边没有工作的村民,有了种姜的“营生”,今年67岁的范本佺就是这群村民中的一员。“以前我以砍柴为生,不仅赚得少还危险。自从来到卢总的金姜基地工作后,不仅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腰包也鼓起来了,日子改善了很多。”范本佺说。
“目前姜还需2个半月到3月才能收成。今年是开荒的第一年,也是第一期,后续也会有第二、三期。二期预计扩大到400-500亩,三期将达到700亩。第二期将增加、巩固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团队精细化管理,同时我们还将再次投资、扩大规模,为整个产业的流通做准备。接下来,随着目前市场的发展和第二、三期的投入,我们会从金姜的加工、流通、物流、冷链、电商5大板块发展下去。”谈及后续发展,卢长汉信心满满地说。
一心扎根乡土,助力家乡发展。从发展金姜种植这段期间,卢长汉也悟出了姜味浓厚的人生真谛。“所以,人只要专心致志,能把一件事从头到尾,给研究透、做好,便是成功。”卢长汉笑言,在做好姜的产业链的同时,未来他还要打造“姜文化”,把姜的情怀融入其中,让“姜文化”伴随产业链共同生根、发芽、壮大。
荒地上长出黄灿灿的金姜,为当地数十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随着金姜基地的发展壮大和二期、三期工程的建设,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回家,共同走上“致富路”。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陈枫 程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