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民生福祉追追追】我的后半生:在这养老!

http://www.mhnews.com.cn  2017-08-01 15:54:57   来源: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平台    【字号

  热播剧《我的前半生》已经大结局,

  而朋友圈里的讨论还在延续:

  无论你的前半生如何年轻貌美,

  亦或你的前半生如何意气风发,

  人人都会老,后半生在哪儿养老?

  闽侯人,又怎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享?

  近日,小编挖掘了一批养老“宝地”,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本期【民生福祉追追追】本期聚焦闽侯县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县政协委员、民生观察员共同指点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

  现状

  养老难,养老水平低,群众满意度低

  我县总人口66.47万人,老年人口总数10.2万人,占总人口的15.34%(不含高新区),已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水平。可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基础差、底子薄,基础设施落后、单一,服务方式过于简单、传统。养老服务业(机构养老)顾客满意度测评仅得74.63分,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委员心声

  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今年“两会”上,县政协委员林琼铿、林宝英、倪兆玉等就对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建议:目前我县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养老服务资金投入不足,民办机构发展滞后,专业养老服务队伍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养老机构发展。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从加大投入、加大政策扶持、科学规划等方面入手,健全我县养老服务体系。

  ▲(县政协委员林琼铿)

  承办部门

  立即采取措施,补短板、促发展

  收到委员提案后,县民政局承接提案的落实办理。

  县民政局社会事务福利科科长周承胜说:和其他县市区相比,我县养老服务建设近几年才刚起步,根据中央、省、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的有关文件精神,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补短板、促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

  近年来,我县陆续制定出台了《闽侯县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意见》《闽侯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闽侯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幸福院项目建设指导意见》《闽侯县养老服务机构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保障我县养老服务业的有序发展。

  二是构建多种模式并存的养老格局

  1、闽侯县社会福利中心

  现正抓紧建设闽侯县社会福利中心,该中心位于甘蔗长江村,占地40亩,拟设床位479张,一期投资4000万元,目前边坡支护填土方工程已经完成,预计2017年底部分主体基本建成。

  ▲(闽侯县社会福利中心效果图)

  ▲(闽侯县社会福利中心施工现场·县民政局供图)

  2、农村幸福院

  至2016年底,我县共建设了62个农村幸福院项目,目前已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有26个。今年县级财政拟投资约450万元新增农村幸福院项目31个(含新、改建),已提请县政府对新建农村幸福院进行项目会审。

  ▲(昙石村农村幸福院·林金霖摄)

  ▲(老人在农村幸福院阅读书籍·林金霖摄)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目前全县已经建成1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今后,将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形式引进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公司开展服务。

  ▲(大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门球场老人在打球·林金霖摄)

  4、民办养老机构

  目前位于荆溪镇原广电摄影基地内的一栋办公楼,拟改建成民办养老机构,现处于内部装修阶段,预计今年9月前投入使用。

  5、敬老院

  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的建设步伐。大湖乡敬老院主体工程2014年年底已竣工,已经业主、施工方、监理公司等单位确认验收,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小箬乡、廷坪乡敬老院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完成。

  ▲(廷坪乡敬老院效果图)

  6、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

  今年在甘蔗街道建立一个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待装修完毕后引进居家专业化服务公司运营。明年计划在上街、荆溪、青口镇新建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各1所,预计到2020年将覆盖全县80%以上乡镇。

  目标:到2020年,逐步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乡镇敬老院床位使用率提高到50%以上;行政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县60%以上;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切实提高养老机构设立许可通过率;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32张以上。

  民生观察员

  谢维添 县委原调研员

  老龄化社会关乎民生福祉,虽然我县养老问题还存在短板,与现实需要还存有一定差距,但这已引起县委的高度重视,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做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决策,县乡(镇)联动,推进多种模式并存的养老格局,补短板、促发展,促进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争当排头兵,首邑铸辉煌”,我期待,闽侯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能与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同步,建设一流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切实让老年人分享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