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部门动态 >> 正文

福田爱廉说

http://www.mhnews.com.cn  2016-11-28 10:35:35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都有一个好消息》 李景山

  福田村,这个清雅静谧的小村庄,坐落在小箬乡尚格溪谷,古称“温田”。公元202年,尤溪儒生杨叔受带领族人,从三明迁入闽侯小箬乡福田村定居。杨叔受,为东汉太尉杨震第五十八世孙。相传,公元108年,杨震暮夜却金,留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佳话,从而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廉吏”。因此,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杨氏后人,都以杨震为荣,祖祖辈辈恪守着“清白传家”的族训。

  杨震一生为官清廉,每每被人所赞叹的,便是他“暮夜却金”的故事。话说汉安帝永初二年,杨震赴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为报举荐之恩,准备了十斤黄金,打算趁夜深人静,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批评王密,让他羞惭而退。“当王密给杨震送来黄金,并表示绝不会有人知道时。杨震斥责他道:‘怎么会没有人知道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这是整篇故事里的闪光点,也是杨震为后世奉为廉吏典范的原因。”杨震第八十二世孙杨瑜如是言道。他说,自此以后,“暮夜却金”也被称为“四知却金”,传为千古佳话。后人亦由此尊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村居建设浸透廉文化

  作为杨震的后人,福田村人秉持着先祖为官清廉,做人正直之品格,用最淳朴的方式,向世代子孙讲诉着要谨守先祖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清白传家”的族训。至今,村中的一砖一瓦、一房一屋、一景一物,无不透露着福田村人对清廉人格的敬仰和尊重。

  福田村里的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世代居于福田村的杨氏子孙所修建,他们秉承着先祖杨震清廉之风,繁衍生息,人才辈出。从康熙至同治160年间,本门就走出了杨士芳、杨大鸿、杨宗泽、杨仲瑜、杨和鸣清廉五进士,以及启蒙冰心的杨子敬、续写石榴梦的杨美君、早期共青团员杨品玉等清廉人物,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福田村杨氏子孙的过往荣光。尽管杨氏家族有过如此多的进士和文人,但在祠堂中却丝毫没有金碧辉煌的奢侈,人们看到的,只有简洁朴素的儒雅。

  而这一切设计,都与杨瑜息息相关,作为福田村的一名在外乡亲,也是县颇有名气的诗人。杨瑜12岁离开家乡,外出读书,而今能够亲自参与整饬家乡的古村样貌,让他倍感自豪。“我们在设计修建祠堂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与廉政文化相契合,比较突出的是体现‘物尽其用、不铺张浪费’之理念,让先祖朴素廉洁的理念可以得以具现!”提及自己对祠堂的设计,杨瑜禁不住侃侃而谈。

  那么,除此之外,福田村对杨震四知文化在当地的传承,还有什么更为具体的想法呢?杨瑜说,福田村里与清廉有关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村口摆放的大块廉石头、村民在村主干道自发修建的河卵石刻清廉格言,体现廉文化深入人心。“因为河卵石的断面非常干净,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干干净净,正正直直的。不论是在外经商,还是从政,在德行上不要有任何亏欠,圆圆满满。”

  经过千百年锤炼的清廉格言,贯穿着小小的福田村。如今,每天走在主干道上,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福田村人的杨氏子孙,要正直守规,德行无缺,人生才能清白圆满。

  《一报还一报》  郭立沙

  福田人心展露廉文化

  一大早,65岁的杨华平就在自家地里忙活开了,每年这时候,都是福田村人最忙碌的时刻。历史上,我县种植橄榄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已很盛行。据《新唐书》及《八闽通志》记载,唐朝时福州府在土特产贡品中就列上橄榄;民国版《闽侯县志》载:橄榄“出福州甘蔗洲,芋原八十里间,沿麓树之。”而福田村的橄榄,更是极富盛誉。

  杨华平从十几岁跟着祖父种橄榄,到如今拥有十几亩的园地,经营着几家企业,靠着自己的双手,过着富足安稳的生活。杨华平这一双手接触过的橄榄无数,而每一粒橄榄在他看来,都有着独特的生命和灵性。

  “这些橄榄,它的种植过程,是不施农药的,从树上摘下就可以吃的,我们福田村的人跟福田村的橄榄一样,一模一样的,本本分分的,像我们做生意,诚信最重要,绝不掺假。”杨华平如是说。他告诉记者,中国人讲究含蓄淡泊,橄榄苦中有甜,更是符合中国传统理念,而坚持老实做人,诚信经商,又何尝不是廉文化的另一番朴素的理解。

  安守本分,绝不掺假,这是杨华平从种橄榄、卖橄榄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人生滋味。他种植的“福田橄”,不仅荣获我县第一届橄榄文化节金奖和第三名,近几年来,外省对“福田橄”的需求订单更是源源不断。不取不义之财,不贪不义之利,福田村祖先崇廉不贪的教诲,早已形成了教导族人清廉自律的规条。“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跟所有的福田村人一样,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做事一是一,二就是二,答应别人的要做到,绝不偷奸耍滑,这一直是我的信条。”杨华平笑着说。如杨华平所言的一样,每个福田村人的心中,都有着一把“廉”的尺子。不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做什么,都记得自己是福田人,一言一行,都不能愧对先祖“清白传家”的族训。

  同心一力播散廉文化

  在福田村,村民始终把廉文化作为族训来传承,省委党校洪教授对此表示由衷的赞赏:“廉,一般都是针对官员,要廉洁从政,这似乎离广大群众比较远,那么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要怎么体现?该如何理解“廉”呢?就要像福田村这样,把廉当做信条,放在心上。”

  如今,随着四知文化广场的修建,来福田村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许许多多的福田人,都自发的参与到传播廉文化中来。杨瑜对于家乡的变化倍感欣喜,他说:“随着四知文化广场的建立,廉洁的理念也来越深入人心了,下一步我们计划结合旅游把福田特色的‘廉文化’推荐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让更多人知道、了解、研究福田‘廉文化’。”

  把福田村的四知文化传承下去,传扬出去,是每个福田村人内心的渴望。风驰中,翠竹环抱,中通外直。廉泉中的水清澈透亮,杨氏祠堂的石阶上满是欢声笑语,今天的福田村,古朴中透出了更多活力,崇廉倡廉,在这里口耳相传了千百年,福田村人早已把“廉”的精神印在了骨子里,这种精神,不仅能使福田村兴旺发达,也让许许多多到过这里的人,终身受益。

  (闽侯乡音 记者 林若野 通讯员 张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