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城乡建设协调推进 承载功能显著增强

http://www.mhnews.com.cn  2016-10-13 09:00:41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编者按:过去的五年,我县着力开展城乡建设和环境整治,城乡环境靓了,家园更宜居了。2015年城镇化率达52.5%,比2010年提升7.5个百分点。城乡发展框架全面拉开,县城新区基本建成、旧城改造稳步推进,青口、上街、荆溪、南通等重点区域开发加速,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工程”滚动实施,江滨路、旗山大桥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12个乡镇获评国家生态乡镇,县城荣获省级“森林县城”称号。

  清澈的闽江畔,十多公里绿道任你行,十多个公园任你游;宽阔的江滨大道旁,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人来人往的行政服务中心,古韵悠悠的闽都民俗园,高挑气派的文化中心……走进如今的闽侯县城,一座座新建筑、一幅幅新画面,无不让人眼前一亮。五年来,我县紧扣“为民、生态、宜居”主旨,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再造八闽首邑新貌。

  华丽转身  县城迈入滨江时代

  五年间,我县注重提升县城宜居品质,突显城市品位,集聚县城人气,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新区正逐渐成形。

  今年3月,总投资17.52亿元的县城旧城改造安置房顺利回迁,让许多拆迁户告别“风雨屋”,住进新楼房。旧城改造安置房分为龙峰花园、瀛洲花园、甘洲花园等3个小区,共建设33幢16—33层高的安置房,总建筑面积50.15万平方米。

  除了旧城改造,县城新区的阳光、正荣、世贸等10多个房地产项目和三中心(商务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一广场(市民广场)、一园(闽都民俗园)、一馆(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也相继建成。

  走进县文化中心,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惠民设施一应俱全;广场西侧,是总投资1.4亿元的县科技中心,配套建设有多媒体综合厅、小型影音室、文化展示厅、视讯室等。而占地10.7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则由中心景观区、滨水景观区、市民休闲活动区、附属景观区和地下停车场组成,大气恢宏。

  看演出、赏木雕、品茶道……每到周末,闽都民俗园内便人流如织,不少市民带着家人入园观光游览。作为一处突出农耕文化,以体现福州地区古代、近代耕读习俗为主的开放性主题文化公园,闽都民俗园占地260亩,绿地率近40%,集休闲旅游、感悟体验为一体。

  漫步县城江滨生态公园,绿树成荫,鲜花竞放,亭阁林立其间,近处秀美的芦苇岛以及水杉、木芙蓉等原生态植物,成了绿道有别于福州其他江滨公园的最大亮点。

  如今的闽侯县城新区,正华丽转身,进入滨江时代,崛起于闽江北岸,已成为福州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加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五年来,闽侯先进制造业加速向园区集聚,新培育形成福州高新区、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超百亿园区,机电、建材两个超百亿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伴随着产业发展提速,闽侯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工业化、城市化”两化并举。

  青口作为“小城市”试点,大力推进产城联动,既“造车”,又“卖车”,并“造城”。以中央公园为中心,东南学校、人民医院、文体中心东南员工公寓等地标建筑环绕四周,基础设施、公共配套日臻完善。

  荆溪被列为全省首批21个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乡镇以来,围绕“三轴”、“五区”发展中心思路,扎实推进荆溪新城建设,积极打造低碳型、生态型、花园型宜居宜业的城市综合体。截至目前,该镇共策划生成建设项目132项,累计完成投资155.63亿元。荆溪大道、江滨路、中央绿地公园、科技文体中心等小城镇建设项目已陆续建成。

  今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厦泉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福州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福州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下辖海西园、生物医药与机电产业园等多个园区。目前,福州高新区已建成创业大厦、创新园一期、留学生创业园等近20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还在加快建设创新园二期、三期等50万平方米的平台。

  上街则充分发挥大学城和福州高新区等优势,加强与驻地高校、科研院所、本土企业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成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阵地。除了大学新区建筑外,上街镇崛起了一座座新城,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商家纷纷入驻。在城市化进程中,上街镇先后生成30多个城建项目,总投资150多亿元。国宾大道、旗山大道改造提升;工贸路、源通路、侯官北路、马保路等也相继建成通车……

  昔日的南通,曾被人戏称“难通”。如今,南通镇密织路网,旗山大桥、商贸大道已建成通车,芹洲路、兴腾路、聚福路、北环路、西环路、新南港大道、罗洲南路等区间道路也正抓紧建设中,今后南通将形成“五纵五横”的立体路网格局。发展中的南通商贸物流园,规划面积11000亩。一期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承接福州市区搬迁来的海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建成五大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00亿元。二期商贸物流园,打造以建材、五金、机电为主,集仓储、物流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大物流”,目前已落户企业16家,包括东南国际建材城、永辉仓储物流、华威菜多多、普洛斯物流、榕金冷链等一批重量级仓储物流项目。即将启动的三期2500亩,按照“互联网+”的时代发展趋势,打造电子商务中心。

  统筹发展  城乡一体化协调推进

  自2013年9月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山区半山区乡镇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我县累计投入专项扶持资金7.04亿元,用于山区半山区的建设。大投入促进大发展,在扶持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山区半山区的基础设施、乡村面貌等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

  位于闽侯偏远山区的洋里乡,被崇山峻岭环绕。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如果说京台高速洋里收费站的启用,拉近了福州和洋里的距离。那么洋里中心街一、二期的改造,则让洋里焕发出新的活力。今年3月,洋里又启动中心街三期改造提升工程。该工程是连接洋里中心区和京台高速的重要通道,预计今年10月可完工,工程总投入约1500万元。改造后的中心街路基宽15米,路面宽9米。工程完工后,当地群众出行将更加便利,洋里特色农产品——“三苦一甜”(苦橘、苦菜、苦笋、甜瓜)的运输也将更快捷、低成本。

  在对山区半山区乡镇进行乡村面貌改造和道路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县还加大了群众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力度,乡村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位于鸿尾乡超墘村的市民公园,占地19亩,总投资约1700万元。公园按照“编制古今,共享荣誉”的理念建设,并根据鸿尾乡历史文化特色和周边用地功能,建设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群众活动场所。与此同时,廷坪、洋里等乡也借助优惠的扶持政策,分别建起了凤山公园和人民公园,丰富群众的休闲娱乐生活。

  同样的,大湖乡也进行了集镇景观改造,其中涉及园林景观改造,通过修整原有的花池、丰富园林内的绿植花卉、设置休闲座椅、纵街部分增设漫步道以及在烈士陵园区域新增八角亭、树池及长廊等方式,拓展游客的活动空间,让园林重新焕发生机。

  类似这样的建设项目还有不少——小箬乡投资1000万元建设垃圾转运站、投入620万元改造尚锦至尚格顶公路,同时提升改造集镇区供水系统和防洪堤工程;鸿尾乡投资3000万元建设防汛救灾指挥及物资储备中心和科技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廷坪乡拟投资800万元建设敬老院,同时投入990万元实施旧街改造(一期)工程;还有竹岐乡拟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竹岐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

  造福工程建设方面,我县不断加大造福搬迁扶持力度,现行补助标准为每人7500元。2011年至2015年,我县共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2563户8678人,安排补助资金8082.83万元,同时申报了5个省级集中安置区和1个市级集中安置区。今年,我县还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1400人,同时,申报两个省级集中安置区建设项目。造福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更多机会,也促进农村人口有效集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我县还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保障性住房9971套。其中,廉租住房280套,公共租赁住房808套,经济适用住房464套,棚户区改造8419套。

  环境整治  让家园更美更宜居

  五年来,我县还大手笔投入,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不仅改变了闽侯的城乡面貌,也提高了闽侯群众的生活质量,让家园更美更宜居。

  其中,投入约1.5亿元,整治39个美丽乡村(其中10个正在实施整治)、2个完整社区;共整治各类裸房924栋,埋设污水管网4520米,拆除各类临时搭盖1.5万平方米,硬化村道14060米,绿化面积达46400平方米;投入2.93亿元,建成青口中央公园、西山体育公园、江滨生态公园、塔礁洲湿地公园等4个集休闲娱乐、体育锻炼于一体的市民活动场所;投资1300万元,实施国道316线苏洋至竹岐桥头段绿化景观工程;投入12.58亿元,铺设300多公里“五千工程”项目。

  在推进生态乡镇建设方面,五年间,我县完成了青口、南通、上街等10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0.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38%,造林绿化面积达44.9万亩,创建12个国家生态乡镇(街道),荣获“福建省森林县城”称号,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

  (闽侯新闻网 记者 侯新文   通讯员 林炜炜 林蔚航 张尉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