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闽侯驻村干部都在干些啥?

http://www.mhnews.com.cn  2016-03-16 16:25:42   来源: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号    【字号

  你知道闽侯县有多少驻村干部吗?

  闽侯县现有在岗驻村干部147名,其中市派驻村蹲点干部18名,县派驻村任职干部50名,县派驻村蹲点干部56名,省组选聘生23名。

  2015年,这些驻村干部帮助争取各项建设资金230多万元,帮助启动经济发展项目36项,各级派出单位共为派驻村发放慰问款物90多万元。147个驻点村去年共实施办实事项目83项,投入资金1078.86万元。

  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闽侯县已经先后下派4批次共571名干部开展驻村工作,实现了全县291个村(居)全覆盖,改变了闽侯普通群众的生活面貌。

  那么,这些驻村干部平时都在干些啥呢?

  用真诚换信任

  1

  2015年6月底,市纪委干部吴志扬刚到白沙镇大目溪村开展蹲点工作时,面对的是村民怀疑的目光。这个村的前村主任因贪腐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村民对两委并不信任,一年的蹲点工作也被认为是干部给自身“镀金”。

  然而,吴志扬到村不久,着力推动实施一条条好政策,让村民刮目相看:村委及其家庭成员不承包本村工程、党务政务每月公开、村里大事必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这些制度在吴志扬的要求下落实到位,村两委得以重拾村民的信任。

  (吴志扬与村主干一同做村民思想工作)

  “用真诚换信任,通过解决问题打开驻村工作突破口。”吴志扬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驻村期间,他和闽侯县的其他驻村干部,带着村两委入户走访、结对帮扶、义务劳动,听民声、接地气,逐渐改进基层党组织作风,为闽侯留下一支支想干事、能干事的基层队伍。

  (慰问瘫痪在床30余年的村民家庭)

  办实事惠民生

  2

  从闽侯县财政局下派到竹岐乡溪南村挂职第一书记的林冬晖,还记得初次到村里的场景。墙壁脱落掉灰、缺乏功能区间、没有厨房……难以想象,眼前这个废弃的校舍就是溪南村的文化活动中心,也是村里唯一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

  (林冬晖走村入户,了解群众需求)

  林冬晖了解到,每逢重大节日,村民都会相聚在此听戏、玩耍、摆流水席。然而,这里年久失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林冬晖考虑到群众活动的安全,牵头将修缮村文化活动中心提上议事日程。加固房梁、粉刷墙壁、完善厨房卫生间、更换窗户门板,平整场地四周的空地……文化活动中心旧貌换新颜,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今年元宵节,村民在修缮后的村文化活动中心游神、舞龙,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

  (林冬晖在抗台风第一线)

  这只是闽侯驻村干部开展惠民项目的一个缩影。他们积极铺设村主干道水泥路、安装路灯,解决村民长期奔走在泥泞道路上的困境;新建村公共卫生间,清理小溪淤泥,开展村环境卫生整治;拓宽完善村卫生所,保障村民身体健康……大大提高了闽侯百姓的生活质量。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抓经济促增收

  3

  2015年下半年起,竹岐乡元格村蹲点干部洪钗,不时在微信朋友圈里发送介绍元格油茶采收、晾晒、压榨过程的文字和图片。美丽的风景、诱人的产品,不少朋友心驰神往,询问连连。“元格村农户广泛种植油茶树,但多为散户,不成规模。”洪钗驻村后,提出成立农林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以种植油茶树为主,种植林木、果蔬为辅,促进农民增收。洪钗来自闽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熟悉办理程序,她协助合作社代表快速完成证照办理,赢得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竹岐乡元格村村貌)

  洪钗深入村民油茶种植地、家禽养殖场,拍照取材,虚心请教农产品制作工序,精心编辑成配有文字说明的宣传图片,通过微信朋友圈推广当地茶油和土鸡土鸭。在元格村各家农户的田间地头,常常能够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

  (洪钗到银行咨询惠农贷款政策)

  (帮助村民办理合作社证照)

  “通过打造元格农产品宣传名片,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往年要卖到清明前后的农产品,过年期间就全部卖光了。”洪钗理清了村里的发展思路,又马不停蹄地组织村两委干部学习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发展模式、对接企业寻求合作契机。以她为代表的闽侯驻村干部,踏着坚实的步伐,带领村民奔向致富路。

  (文章来源:福州日报 刘君琳/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