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部门动态 >> 正文

闽侯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 环境满意率95.23%

http://www.mhnews.com.cn  2015-11-13 15:18:43   来源: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平台    【字号

  白沙、绿树、青山、碧水,长约5公里的绿道环绕公园之侧,休闲沙滩、眺望平台、亲水廊架等景观装点其中,令人不禁为眼前的景观所惊叹。这是走进闽侯县滨江东大道南侧的江滨休闲公园(荆溪段)所见之景。

  (清新闽侯·陈建鋆/摄)

  闽侯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理环境,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目标,扎实推动生态创建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48%,闽江干流(闽侯段)水质达标率达100%,万元GDP能耗降至0.3775吨标准煤,公众环境满意率达95.23%。2014年12月,闽侯县获得省级生态县命名;2015年8月,喜报再次传来,闽侯县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这是闽侯县推进生态县建设,向市民交出的满意答卷。

  (组图:变幻的金水湖)

  “美丽闽侯”:保护自然资源

  闽侯的江滨休闲公园,有别于福州其他江滨公园,尽力保护湿地原生态景观,芦苇成岛,鱼虾潜游,白鹭戏水;湿地旁,水杉成林、紫薇花开满散步道。包括江滨休闲公园在内,闽侯县围绕闽江中心轴,突出“跨江发展、两岸联动”,着力保护好闽江沿岸生态景观,已建成昙石山公园、世茂沙滩公园等15个公园,并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建设,绿色县城建成区绿地率已达38.58%,绿色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则达到38.03%。

  (三叠井森林公园)

  (闽侯烟垅蟒蛇自然保护区)

  同时,闽侯县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森林生态保护。闽侯全县目前有林地面积175.5万亩,其他林地面积32.7万亩,非林地面积97.1万亩,完成生态林管护面积82.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48%。

  (六十万尾鱼苗放流闽江)

  “清洁闽侯”:治理污水废气

  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闽侯县整治水环境的重要举措。市政污水管网排进浑浊的污水,经过闸门井、粗格栅集水井、细格栅沉砂池、CASS生物反应池,再经过紫外消毒后,流出干净清澈的水排入高岐河……这“神奇”的一幕,时时刻刻在福州大学城污水处理厂上演。目前,闽侯全县污水日处理能力12.5万吨,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17%。此外,通过提高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等行动,确保全县饮用水水质稳定达标。

  (上街大学新区污水处理厂)

  (闽侯县定期对辖区水质进行检测)

  有了干净水源,还要有清新空气。闽侯县防治大气污染工作亮点频现: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大锅炉脱硫设施建设力度,督促燃煤锅炉企业安装脱硫设施;开展锅炉烟尘污染专项整治,辖区内18家胶合板生产企业和5家洗涤企业,均已完成烟气除尘设施改造;加强扬尘污染防治,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洒水清扫、覆盖密封、道路硬化等措施。

  (环保志愿者在行动)

  “宜居闽侯”:提升人居环境

  “稻花香里说丰年”,又到一年丰收季。近日,在闽侯县闽都民俗园内,一群小朋友在家长带领下,参加了割稻谷活动,尽情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闽都民俗园内,处处体现出福州地区古代、近代的耕读习俗:生产园内有农耕广场、四季农田、农家大院等设置;生活园内古民居、戏台、茶楼等体现百姓生活;教育园内还有私塾、考试院、曲水流觞等景观;仿古商业街由7栋共11座体现本地民居商铺特色的仿古建筑组成……闽都民俗园的建设和使用,是闽侯县构建生态优质人居体系、打造“宜居闽侯”的一个缩影。

  (县城街心公园)

  (荆溪中央公园一角)

  闽侯县坚持“生态闽侯,山水江城”的发展定位,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着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在城镇规划中,注重优化土地利用,空间预留,特别突出内河水网、公园绿地、沿江景观等规划设计;在农村规划中,注重突出田园风光、文化特色,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文化村、生态宜居村,目前已滚动实施30个美丽乡村项目,白沙孔元村更是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走进春天里·林岳铿/摄)

  (鸿尾乡农业示范田大丰收)

  via 福州日报   刘君琳/文

  图片署名外,均由闽侯县环保局供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