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闽侯图文 >> 正文

国粹金鱼:会呼吸的艺术品

http://www.mhnews.com.cn  2014-06-09 09:38:52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发源于中国的金鱼被誉为国粹,以其美丽的外表、优雅的身姿向世人演绎着动静之间美的传奇,成为许多家庭最乐于饲养的观赏鱼类。金鱼产业,也成为如日方中的朝阳产业。一位金鱼从业者说过,想要将金鱼产业做得更大更强,除了注重品种的改良创新,增加经济效益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掘出同金鱼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以之丰富金鱼的内涵,使之成为一件会呼吸的艺术品。

  金鱼—源于唐宋,历史悠久

  古时候,在华夏长江流域的河川之中,生长着一种红黄色的鲫鱼。由于其颜色独特,故而被佛教徒作为放生的对象。唐肃宗统治时期,这种放生的风潮最为盛行,政府甚至下令在全国建造了81处放生池,来专门放生这种鲫鱼。到了宋朝初年,有人无意间在嘉兴城外的放生池里发现了几尾金黄色的鲫鱼,从此,这类放生池就被称为“金鲫鱼池”了。

  宋高宗是第一个在宫廷中建立“金鲫鱼池”的皇帝,据说他酷爱“金鲫鱼”到了痴迷的地步,还为管理池子和鱼儿设立了专门的官职,以至于达官贵胄争先效仿,饲养“金鲫鱼”成为了当时的风潮。南宋灭亡后,元朝皇室下令将宋宫中的鱼和池水一并运入大都(今北京),此后,金鲫鱼成为了元朝宫廷的玩赏之物,明、清两代承之,至于现代。

  “金鱼”这一名称,出现在明朝中期。这时候,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养鱼方式——盆养。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养鱼的成本,使得金鱼从贵族玩物,慢慢开始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同时,盆养也很好的缩短了人和鱼的距离,人们更容易观察到金鱼体表的各种变异,并有意识地选择保留下来。这种发端于野生鲫鱼的鱼类渐渐变得更加的雍容优雅,于是被赋予了“金鱼”的美称。

  随着文化的交流,金鱼这在华夏人手中诞生的观赏鱼,走上了全球之旅。公元1502年,金鱼被引入日本;清中期,金鱼到达英伦;到18世纪中叶,金鱼已经传遍欧洲各国;19世纪末,抵达美国,踏上了新大陆,自此在世界范围类流行了起来。

  福州金鱼看“闽侯”

  在中国,福州金鱼与北京宫廷金鱼、杭州金鱼,并称为中国三大金鱼流派。同动辄600~1000年历史的宫廷金鱼和杭州金鱼相比,福州金鱼的历史是短暂的,距今不过只有300余年而已,但近几年来,凭借着福州本地金鱼技师大胆创新的行动,以及勇于进取的精神,福州金鱼产业占据了世界金鱼出口产量的70%,成为了业界内的领跑者。

  作为占据福州金鱼产业六成江山的闽侯金鱼业,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如今,信心满满的闽侯金鱼艺人们,更是提出了“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福州金鱼看闽侯”的口号,憧憬着成为金鱼业代表的梦想。在南通的春园鲤金鱼养殖基地,就有好几位怀揣着如斯梦想的“金鱼艺人”。

  一排排渠相连,沟相通的方形水池里,鱼儿们正自由自在的享受着日光浴。突然,一尾小金鱼浮上水面,张开它那婴儿肥的小嘴,对着正前方的小伙伴一阵追逐。渔场技术员潘登磊撒网制止了它的“恶行”,并将它的小伙伴打捞起来检查“伤势”,这是记者近日,在南通镇春园鲤金鱼养殖基地时看到的一幕。

  这是在干什么呢?潘登磊上前解除了记者的疑惑。他解释说之前的金鱼追逐,正是它们努力求偶的动作,这时候,作为技术员就必须把被追逐的母鱼捞出来,掰开它的屁股,看看里面有没小小白色的卵,检查下金鱼是否“怀上了”,一旦发现雌鱼产卵了,就意味着金鱼场一年最忙碌的繁殖季节就要开始了。此时潘登磊会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让这些小金鱼“洞房”。“我们会把准备好的树枝放进池子里,让金鱼在树枝上游弋追逐,这样白色的卵就会粘附在树枝上,待到树枝上粘附了约几百个卵之后将之取出,放到培养育苗的池子里去。”潘登磊介绍道。这种由福州地区的“金鱼艺人”共同创新出来的人工授精方法,大大提升了金鱼种鱼的成活率,与原先的天然求偶不到10%的成活率相比,人工授精的成活达到了90%。

  技艺上的创新提升,加上我县得天独厚的养殖气候、水质,几年间,大小渔场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县崛起,全县金鱼年销售额可达5000万元以上,比不少工业产业都来得高。称得上是“大牌金鱼进洞房,繁殖一次赚数万,小小金鱼大产业,致富路子宽又宽”。可我县的“金鱼艺人”追求的又岂止是简单的经济效益,他们更注重的是培养创作金鱼所带来的极致享受。

  老技师潘起榕告诉记者道,他很喜欢泰国狮头的头瘤和麒麟兰寿的鳞片,就想去交配出这种兼具两者美感的鱼来。可是他尝试了数百次,却没有一次是成功的,甚至交配出了不少“怪胎”。可是他没有放弃,反而继续大胆的尝试,甚至用三四种种鱼混合交配,最后终于被他配成功了。如今这种他们渔场所独有的麒麟泰狮已经是金鱼界的明星,每只的身价都在千元以上。

  “培养金鱼就像创作书画作品一样,每一只鱼都有它特有的美感,每一次的成功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意外和惊喜,这对所有养金鱼的人来说都是一种难忘的经历。如面前这优质的金鱼品种,不都是千百年来老前辈们一步步研究出来的吗?”潘起榕指着眼前的金鱼池说道。在他所指之处,一幅美轮美奂的泼墨山水画正在鱼池中缓缓展开:看,那长得酷似寿星,正摆手“卖萌”的是福州兰寿;那鼓着水泡眼,甩着小尾巴在水中畅游叫熊猫蝶尾;那黑白相间,像极了奶牛的叫做奶牛花寿……正是历代金鱼艺人们不懈的努力探索,才让这些“稀世”的艺术品,能以如此美妙的身姿游弋于人前,愉悦人们的心。

  辉煌的荣誉  蓬勃的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闽侯观赏鱼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蓬勃发展,目前已形成荆溪、南屿、南通三个重要片区,并拥有全福州最丰富的金鱼品种。在全国的舞台上,闽侯繁育的金鱼产品更是屡获大奖,如2011年获全国金鱼锦鲤大奖赛金鱼兰寿组单项冠军及金鱼全场总亚军、2012年获首届世界金鱼大赛四个冠军及全场总亚军等。

  目前,在福州建立的60家金鱼渔场中,闽侯就占据了20余家,面积达1000亩以上。“养金鱼可以算是闽侯地区的一个传统了,早些年在南通的好些村庄,都有全村养金鱼求生的传统,希望将来政府可以扶持在南通规划整合一个金鱼文化产业园,让我们这些从业者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闽侯金鱼产业的发展,让福州金鱼真真正正‘看闽侯’,这个梦想并不是一个渔场或是几个金鱼艺人可以实现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潘起榕说。

  (闽侯乡音社 记者 林若野 文/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