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 扩资源 卫计服务上水平
http://www.mhnews.com.cn 2017-09-29 17:20:01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祥谦中心卫生院效果图。
闽侯新闻网讯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是重大民生问题。五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卫生惠民摆在重要位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医疗仪器配备,打造优质放心的就医环境,建成县人民医院、县卫生监督所等一批医疗卫生项目,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群众在家门口就医变得更加便捷。
大手笔投入
医疗卫生条件全面提升
宽敞整洁的门诊大厅里,供病人休息的椅子一字排开,护理室、输液室、药房、病房布局合理有序。病房里的病床参照省立医院统一标准采购,房间里有独立的卫生间……这是我县偏远乡镇小箬乡卫生院的就医环境。
除了小箬乡卫生院外,我县洋里卫生院和大湖卫生院也于2016年建成投用。同时,还将投资建设南通卫生院、甘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祥谦中心卫生院新门诊病房大楼,鸿尾乡卫生院、竹岐乡卫生院。五年来,一个又一个医疗卫生民生工程在闽侯大地规划、建设、投用,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除了改善乡镇一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外,五年来,县财政每年都安排数百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建或改扩建村卫生所;同时,五年来,县财政共安排上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更新提升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有效改善了我县医疗卫生单位的诊疗条件和设备水平,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2013年以来,我县共投入1.1亿元,建成使用闽侯县人民医院和小箬、廷坪、大湖、洋里4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总建筑面积11700平方米,共新增床位195张。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的闽侯县医院新病房大楼,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大楼,甘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祥谦、竹岐、鸿尾、南通乡镇卫生院的新病房门诊综合楼建设,共涉及财政投入5.485亿元。届时甘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祥谦、竹岐、鸿尾、南通乡镇卫生院的新病房门诊综合楼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将实现了我县12个基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全部新建。
医院综合改革
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更惠民
2012年闽侯县医院被省政府确定为9个首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在福州八个县(市)区中,最先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2014年又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试点县。通过建立医疗机构管理委员会、取消药品加成、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探索新农合住院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公立医院运行考核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推进改革工作落实,逐步破除公立医院逐利现象,维护医疗卫生公益性质。尤其在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方面,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2012年被省卫计委确立为全省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县,并先后在2014年国家卫计委举办的新农合付费改革研讨会和2017年福州市医改工作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
为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扩大政策受益面。近五年来,县域内参合率维持在99.9%,做到“应保尽保”;参保患者在省、市、县、乡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了15至30个百分点;人均新农合年筹资财政补助标准增加180元;特殊病种增加11种,报销比例由35%提高到60%—70%。投入使用闽侯县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计划建设闽侯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大楼,修缮改造县妇幼保健院优生优育门诊和县疾控中心实验室,以改善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设备,提升公共卫生应对能力。稳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开展,逐年按5元标准提高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水平,重点抓好妇女、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提升居民抵御疾病风险能力。
融入省市医联体
患者就医问诊更安全实惠
继2014年县医院、祥谦中心卫生院与市一医院建立医联体关系后,县医院、县人民医院、上街中心卫生院分别加入福州总院医联体、省协和医院医联体和市传染病院医联体。
2017年4月我县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市一医院医联体范围。与省市医疗联合体关系的建立,促进了上级优势资源的下沉,提升我县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与2013年相比,2016年我县基层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业务收入增加了768.16万元,基层卫生院门急诊量占全县门急诊总量占比提高4.75个百分点。
(闽侯乡音 记者 陈燕 通讯员 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