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向劳模致敬

http://www.mhnews.com.cn  2019-05-05 09:39:24      【字号

  陈锜:用心点亮万家灯火

向劳模致敬

  陈锜为同事讲授无人机在带电作业中的应用技巧。

  一根电杆、三条导线、万伏高压;一位工匠、三十余岁、诸多荣誉。一个领域、一十一载、坚守基层。在我县,有这样一位电力高压线卫士,他扎根基层,从事带电作业11年,用心守护着电网运行;他善学习、肯钻研、能吃苦,对带电作业的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他善于创新,研发了11个首创项目,填补了国内输电线路停带电检修作业及无人机应用方面的空白,他就是国网闽侯供电公司运检部输电运维中级工程师——陈锜。

  迎难而上

  与电共舞

  4月29日,记者在闽侯供电公司见到刚结束工作回来的陈锜。他顾不上一身的脏、臭,第一时间从抽屉里拿出工作笔记,认真记录起来。陈锜告诉记者,“这个笔记本,是父亲在2008年我去供电公司工作前一天晚上给我的,上面写着‘虚心学习,学会适应’。这几个字牢牢地印在我的心里,每次在外作业结束,我都会详细记录当天的工作,总结经验和不足,及时向前辈请教。”

  “我们的工作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高压、高空、带电作业。从身上穿着带电作业服,脚上戴起脚扣,开始爬电线杆的第一步,我们就进入了高危工作区域。”陈锜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记者了解到,带电作业是输电专业最具挑战性的工种,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生命危险,没有过硬的技术和较高的素质难以胜任。

  据同事回忆,在陈锜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次他和班组成员早早出发来到作业现场进行防高坠装置的安装工作,可在安装即将完成时,却发现多处防高坠装置滑轨断接点连接不上。为了确保防高坠装置的正常使用,陈锜背起重达15斤的工具在65米高的铁塔上又来回爬了3趟,凭借着自身对滑轨角度的判断,不断地进行细微调整、试验,直到防高坠装置在铁塔的每一处都能顺畅滑动后才爬下了塔。到达地面时,已是晚上7点,连续工作了11个小时的陈锜体力严重透支,一卸下工具,他瞬间就瘫坐在地上,勉强拿起早已凉透的午餐,边吃还不忘给大家逗乐,让大家忘却一天的疲惫。

  研发11个首创项目

  填补行业空白

  工作以来,陈锜始终抱着努力发现问题,尽力解决问题的态度去面对每项工作。一线工作也成为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近几年来,他带领创新小组开展技术创新攻关活动,成功研发了“高空现场快速三维勘测建模的前期研究”“10kV-220kV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工具”“单兵视频系统”“非金属材料输电用卡具”“翼型卡具后卡固定装置”“电力线路清障飞行机器人”“高压带电作业工器具通用型防撞装置”“输电线路无人机穿越放线技术” 8项科技创新项目,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4项。以上几个项目在全国同行业中均属首创,填补了国内输电线路停带电检修作业及无人机应用方面的空白,并已在日常工作中得以运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每每有新项目问世,陈锜总是主动承担起成果的完善工作,加班加点编写各项报告,制作精美的PPT,让新项目得到更直观地展示。此外,陈锜参与或主持的科技项目还先后获得福建省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银奖两项、铜奖四项,获得福建省总工会“五小”创新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获得福建电机工程科技三等奖两项,获得省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这些奖状不仅记载了荣誉,也记载了陈锜无数个通宵达旦的付出。

  不畏艰辛

  为闽侯电网奉献青春和力量

  每年7、8月是用电高峰期,也是故障高发阶段,为了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陈锜经常带领班组员工冒着高温,奋战在生产一线,排查各类故障,消除发现的隐患。他的工作地点大多在深山大岭中,每次作业都得穿过高过人头的灌木与刺篱,背负几十斤的设备材料及安全工器具等爬山。有时室外温度高达40度以上,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几次又反复被暴晒干,他依然奋战在一线。

  因为工作,他中暑过、冻伤过、被狗追过、滑下山过,但他从未选择放弃,而是带着微笑不忘初心,紧跟新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用行动诠释电网人的执着与追求,用他的不懈努力,换取宁静乡村的万家灯火、喧嚣都市的霓红闪烁、酷热夏日的凉风习习、冰雪寒冬的春暖融融,为闽侯电网和新闽侯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今年,国网公司提出‘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作为新时代的电力人,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也会不断开拓进取,守正创新,以梦为马,砥砺前行,为助力三型两网,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陈锜说道。

(闽侯乡音  记者 洪琦 文/摄通讯员 赖佑盛 许燕华) 

 林望嵩:勇于创新敢登攀

向劳模致敬

  林望嵩在调试设备。

  4月29日,福建星联汽配公司技术部开发课长林望嵩获得第36届“福州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个市级劳模。

  在星联汽配公司工作期间,林望嵩历任一线生产助理、新厂基建工地甲方代表、营销部采购承办、开发工程师、开发课长等职位。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2017年,林望嵩获得星联汽配“特别进步奖”;2018年,又被评为星联汽配“模范标兵”。五年间,林望嵩凭借着踏实肯干的精神,完成了从普通技术人员到公司骨干的“华丽嬗变”。

  立志成为工程师

  吃苦耐劳充满干劲

  林望嵩,1994年出生于竹岐乡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自小受到父母的教育熏陶,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2010年,林望嵩考入华侨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修塑料模具设计以及金属冲压模具设计。四年后,大学毕业的林望嵩,怀揣着理想加入了福建星联汽配公司。

  星联汽配成立20多年,整个团队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这样充满干劲的氛围影响下,作为技术人员,林望嵩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他把加强学习、刻苦钻研摆在首位。通过认真自学,掌握了汽车塑料件开发体系、CATIA软件等新知识、新技能。同时,他积极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满足客户需求,展现星联汽配开发部的技术实力。

  对于林望嵩和他的研发同仁来说,为了技术研发目标顺利实现、推动各项产品能顺利量产,加班加点早已成了家常便饭。2015年,东南V5轿车年度改款车型刚刚量产,星联汽配作为其内饰件配套商,需要在加快提升产能的同时确保品质,生产压力较大。面对繁重的生产、开发工作,为保质保量完成生产目标,把好品质关口,林望嵩每天陪同生产一线人员加班加点,干到深夜11点。2016年的DX3项目和DX7的2018年度改款项目开发过程中,作为产品开发的主力,为切实保证问题及时解决,顺利推进量产,他经常加班到凌晨2点。

  “有一次,为了在对应时间节点内完成任务。望嵩与设计人员、品质检验员、车间主任等连夜加班,一直奋战到次日凌晨5点才回去休息,8点多又顶着黑眼圈,准时来到公司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吃苦耐劳,充满干劲!”同事毛丽文感叹道。

  强化技术革新创新

  忘我拼搏勤于思考

  最近几年,正是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工作虽然辛苦,却最能锻炼人,勤劳肯干的林望嵩成长很快,短短几年就作出了许多业绩,得到公司领导的肯定。2017年林望嵩升任星联汽配公司开发课长。

  在担任开发课长之后,林望嵩仍然亲力亲为,仔细设定包装式样书、作业指导书、检查基准书,制成ISIR资料给主机厂,指导工人生产新产品,追踪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新产品量产初期,面对各种存在问题,他经常深入一线,倾听工人意见,全力保证量产有序推进。

  林望嵩善于对技术工作进行总结,并将其构建成为科技成果和管理方法。2017年在东南DX3车型生产任务最繁重的时期,他与车间主任等一起攻坚克难,为最重要、工序最复杂的门板生产线开发了自动往覆喷胶设备及中片自动反包机。这项技术使得生产效率提升一倍,塑件喷胶产出翻一番,大大降低喷胶成本;同时通过变人工覆皮为2台机器自动覆皮,节约了人力、提升了品质。此项目节支降耗增效的作用巨大,一年可产生35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获得福汽集团“福汽好工匠”竞赛评比活动二等奖。

  作为技术开发部门负责人,林望嵩还十分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2018年10月到12月,他和开发课同仁为星联汽配取得“自动熔接机智能控制系统”“皮料与塑件反包成型机自动控制系统”“门饰板与热熔机设备参数控制系统”“基于PLC的皮料与塑件真空数字化控制软件”等4项软件著作专利,还有4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报中。“未来我将更加努力,开发出更好的专利技术,为企业多做贡献。”林望嵩说。

(闽侯乡音 记者 林若野 通讯员 毛丽文 文/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