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铭记光荣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http://www.mhnews.com.cn  2018-06-29 15:28:48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微信图片_20180628085036.jpg

  郑其土。

  DSC_0189.jpg

 其土的子女们围坐在桂花树下回忆父亲往事。

    每一位老党员,都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每一位老党员的回忆,都带着热血与温度。随着他们陆续逝去,也许有一天,我们只能在档案记载中凭吊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6月27日,记者跟随抗战老党员郑其土后代郑方干,来到郑其土祖厝——大湖乡坂头村社坑12号,追忆那段烽火岁月。


两大“空城计”

游击队伍不断壮大


    郑其土,1911年3月22日出生于闽侯县大湖乡(区)谢坑(现改名社安)村,1946年3月入党,成为大湖地区第一批中共党员之一。历任村组织部长、武工队长、小北工委书记兼林森(闽侯)县委书记、五县中心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闽侯,罗源、连江等地区支前主任,闽侯军分区独立团第一营副营长、福州建筑公司工会主席、福州市政协委员。

    中共大湖工委和大湖游击队,是由郑其土和其革命引路人朱云年联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朱云年等人在1948年4月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相继牺牲后,郑其土成为大湖地区第一批中共党员中的唯一幸存者和独挡一面的佼佼者。他所创建和领导的大湖工委和大湖游击队,经历了一次次反围剿斗争的磨炼,战斗力越来越强,人数也与日俱增。郑其土敢于打硬战、打头阵的军事才干,被当时任城工部副部长、地下军司令员、五县中心县委书记林白发现和赏识并得到破格提拔和重用。

    “郑其土,这个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是一名有勇有谋的‘武将’。提起他,不得不说到两大‘空城计’。”熟知福州党史的《福建法治报》记者林万国说道,其一是突围出击:1948年8、9月间,当得知林森(闽侯)县清剿总指挥(陈)冷生联合县保安大队(林德清部队),想配合行进到下寮的大北清剿指挥部的陈维金部队和姚崇部队,前后夹击五县中心县委机关和主力游击队时,郑其土迅速查明:(陈)冷生和林德清一样,是大湖人。因此,林白决定:给冷生和林德清各写一封警告信:“解放军先遣队和游击队要先打大湖,再进军林森(闽侯)县”。信送到之后,护送各地战友突围、离境、安全返回的重责,就落在郑其土所领导大湖工委及其下属游击队身上。首先,郑其土带领大湖游击队、铁坑游击队和贫农团300多人去佯攻大湖,布下疑兵阵。其次,用麻(毛)竹制造许多假大炮,在洋油桶里放鞭炮冒充机枪声。冷生和林德清率队刚在大湖立脚扎营,拂晓时分突然枪声四起、流弹乱飞,大雾之中杀声震天,也不知“解放军先遣队”来了多少人马,就急忙率队往白沙撤退。

    其二是夜间游行:坂头大捷之后,在小北、大湖、铁坑、关源一带,敌我武装力量对比态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何发展这大好形势,郑其土提议:可以再搞一次疑兵计,组织夜间武装示威游行。当时,游击队缴获的枪支型号、子弹不匹配,更缺机关枪。小北工委用毛竹套上枪套伪装机关枪,用鹅卵石装进子弹盒冒充各种子弹,进行夜间武装游行示威。上千人游行队伍,高举火把扛着枪,从铁坑游行到坂头、河洋、东墘等村庄,“打下大湖,迎接大军解放福州!”“活抓蒋光头(蒋介石),解放福州!解放福建!”的口号此起彼伏。武装示威游行取得意外效果,迫使常驻大湖的保安队连夜撤退到白沙。

    “游击队有40—50人住在父亲老宅里。由于当时上级没有拨款资助,父亲只好将祖上遗留的1.5亩稻田变卖,为党提供经费,还把家里历年库存的粮食80多担稻谷拿出来供应游击队。”郑方干说道。郑其土育有三男三女,郑方干是其第3个儿子。

    坂头大捷和武装示威游行之后,小北工委党组织力量和游击队伍因此迅速壮大:党员达400多人,建立支部80多个、30多个地下联络站,建立了农会、贫农团等民主政权,还建立了妇女队、儿童队,先后开辟、发展和建成了贯通福州郊区、林森、连江、罗源、古田、闽清等县边界地区的游击根据地。

    小北游击队原来仅有几十人,却是“人多枪少”;现在发展到800多人,反而变成“人少枪多”,郑其土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保护好遗址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1951年,父亲被错判入狱,在牢房中待了5年,后来得到平反。父亲不记恨党,反而教育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农家子弟忠厚淳朴的本色。”郑方干说道。

    “父亲一生始终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去世后不曾留下什么物件,连相片都极少,唯一留下的只有眼前的祖厝。做子女的只想把父亲留下的祖厝好好传承下去。希望县政府可以出资帮忙修缮,留下一个完好的大湖工委遗址,让后人有所瞻仰。”望着年久失修的祖厝,郑方干感慨万千。

    郑其土生前种了两棵树,一是之前用于围篱笆的柳杉木桩,倒插在土中竟也能生根发芽,如今已长成10多米高的大树,与其他树木不同的是树枝是向下生长的。还有一棵是桂花树,如今枝繁叶茂,根基稳固。现在,郑方干和他的兄弟姐妹每每回老家,都会坐在桂花树下聊天、喝茶,回忆父亲往事。

    当年,中共闽浙赣区(省)委城工部大湖工委和游击队总部就设在社坑郑其土祖厝。郑其土的事迹,其实是党在建立新中国斗争历程中无数个的老党员的写照,过去人们为革命流血牺牲艰苦奋斗,终于换来了今日中华的盛世崛起,这一切,皆是革命先辈们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努力奋斗,激励自身克服困难,为后人留下更多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闽侯乡音 记者 陈枫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