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闽侯老兵的抗日故事

http://www.mhnews.com.cn  2015-09-02 10:13:23   来源:遇见闽侯微信公众平台    【字号

  每一位老兵,都是一部活着的抗战史;每一位老兵的回忆,都带着热血与温度。据说,如今在全省,在世的抗战老兵,仅仅只剩百人左右。时间一天天逝去,老兵们一天天老去,存留在他们身上的那些历史印记也将渐渐模糊。也许有一天,我们只能在档案记载中凭吊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回味那民族危亡、举国一心的时刻……

  而今,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一起聆听老兵们讲述抗日战场上的故事,将那段烽火岁月化为永恒的记忆。

  潘国金:国仇家恨永不忘

  潘国金今年已93岁高龄,是闽侯县祥谦镇兰圃村人。70年前,潘国金的弟弟惨死在日寇屠刀下,哥哥壮烈牺牲在抗击日寇的战场上……当年的悲壮场面,潘老仍记忆犹新。

  (潘国金讲述抗日故事·潘杰/摄)

  1945年农历四月初九的晚上,一股日军从长乐营前溃退,在夜幕的掩护下摸到兰圃山教场坪,窜到潘国金及其邻居林依祥住的山寮抢夺食物。潘国金发现后,立即拉着刚满14岁的弟弟潘寿基从后门脱身。在逃跑过程中,潘秀基由于体力不支摔倒,被日军抓住,潘国金钻进附近的灌木丛中才幸免于难。当潘国金返回山寮时,那里已被洗劫一空,弟弟和林依祥的母亲黄大妹倒在血泊中,两人头脸脖颈心窝等部位均被砍戳数刀,惨不忍睹!

  (兰圃抗日英雄纪念碑·林依光/摄)

  乡亲们听到噩耗,个个义愤填膺,主动请缨为死难的乡亲报仇。潘国金召集大哥潘寿铨和堂舅林恰俤,带上猎枪分头追击日军,并派人向游击队报告敌情。他们顺着敌人的去路追踪,终于在大顶山追上12名日本兵,双方展开激烈枪战。凭着多年的狩猎技艺,他们把握有利射距,抓住战机,集中火力,将敌人压制在山坳中。经过将近半小时的激烈交火,击毙9名日本兵。3名日本兵逃到山下,被前来支援的群众包围,见逃生无望,相继自杀。此次战斗缴获长枪6支,子弹200多发。但潘国金的大哥、游击队员潘寿铨在战斗中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6岁。

  鲁杰华:伤痕是我光荣的勋章

  鲁杰华,家住荆溪镇关口村,今年已91岁。平日里,他除了看球赛、打纸牌外,最大的爱好就是和人聊起他那段忘不掉的抗日回忆。

  鲁杰华原是湖南益阳人,16岁那年被抓去当兵。后被选进国军74军,并提拔为班长。在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中,鲁杰华所在的班奉命驻守长沙八角亭阵地,日军集中60门小炮对阵地一通狂轰滥炸。他的两名战友被炮弹打中,当场牺牲,受伤的鲁杰华忍痛继续狙击日寇。“子弹如同下雨一样,不停的射过来,我和战友们只能忍着恐惧与敌人对射。一战下来,十六个人的加强班只六人幸存。我的脚跟也被子弹打穿了一个洞。”说到动情处,老人眼中泛着泪光。

  (战争的创伤·林若野/摄)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鲁杰华轻伤不下火线,和驻守长沙的战友一起多次打退了日寇的进攻。第73军、74军十万部队同日本十几万军队胶着在一起,子弹炮弹不要命地倾泻在双方阵地上。战争激烈的时候,阵地也在不停转换,起先在岳麓山打,后来转移到大西门、小西门、天鹅汤,火车站等地,牺牲人数以万记。

  71年过去了,鲁杰华这名当年不畏牺牲、浴血杀敌的热血青年已成一名行动不便,需要助听的白发老者。纷飞的战火更是在他的胳膊、臀部、小腿等多处留下了磨不去的伤痕,可他却自豪地认为这是一枚枚光荣的勋章。老人说,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慢慢记不清昔年那些战友的名字了,但和他们一起浴血奋战、舍身报国的点滴的回忆,却渗透在他的灵魂中,永志不忘。

  林孝祥:两栖作战的水兵

  荆溪镇桐口村96岁的抗战老兵林孝祥。当时是国军第三战区第二总队第一大队布雷游击队的少尉排长。当年他和战友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在江面上布下一颗颗水雷,阻止日寇舰队顺着长江直接入侵重庆。

  (在家安度晚年的林孝祥·林若野/摄)

  林孝祥参加的是海军,原先驻扎在马尾海军水兵营。抗战爆发后,海军奉调北上,林孝祥被归建到了国民党第三战区,编入海军水上布雷队。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抗战时期,林孝祥每次完成任务都得抱着必死的决心。有一回,他奉命在长江航道布雷时恰值冬季,天寒地冻。他和战友们穿着短裤在冰冷的水里,抬着300磅的水雷日夜作业。完成任务后,林孝祥双腿被冻僵了,修养了近一个月才恢复过来。有一次他和战友在湖口布雷,被汉奸告密,日军袭击了布雷队,全队20余人大多数牺牲,林孝祥和几个战友被子弹击中,顺江漂到了对岸,被老百姓藏匿起来才幸免于难。

  尽管林孝祥是负责布雷的水军,可到了危难关头,他们也参与地面作战。在浙江金华,中日两军江边激战,布雷队全员都抱着一枚水雷,一旦路上部队顶不住了,他们就与日寇同归于尽,后在援军的帮助下,打退了日军。

  日本无条件投降,林孝祥和他的战友们接收了日军运输舰晋安号,并被派遣到南沙群岛驻守边疆,继续抵御外敌侵略。在南沙群岛,林孝祥驻扎了近一年半,直到被编配到信阳号军舰上。不久,林孝祥请假探亲,避开了参与国共内战。此后,他和妻子喜结连理,一直在家务农,除了家人,他很少向外人提及自己的军旅生涯。

  陈道添:只杀鬼子不打中国人

  金光闪闪的勋章、手抄的抗战回忆录、一组抗战老照片……在光明村新东12号一座土木结构的老房子里,94岁的陈道添珍藏着许多宝贝。在那组抗战老照片中,有一张1938年战地记者拍摄的国军部队集训照片,每次总能勾起陈老伯许许多多的回忆。

  (面对老照片,陈道添很是感慨·林若野/摄)

  长沙会战爆发时,陈道添任国民革命军第37军60师所属工兵营排长。第九战区4次大规模攻防战,他参加了3次。“在湖南上金县的一次战斗中,日军有骑兵、坦克,还有飞机轰炸。我所在的部队只有一百多人,第一次冲锋就牺牲了四个、伤了十几个,但我们仍咬牙坚守阵地,利用有利地形和鬼子周旋,击杀了30个日军。鬼子炮兵对我们的阵地实施全覆盖打击,为了保存力量,我们被迫转移……”当年激烈的战斗,陈道添记忆深刻。

  不久,陈道添被调到37军军部,除了护卫长官,也经常到敌后做侦察兵。那时候,到敌后侦查是一件很危险的任务。“每回出任务,第一件事就是写遗书,希望给家人留下自己的消息。”陈道添回忆道。幸运的是,一位爱国人士给陈道添办了一本“良民证”,靠着这本证,陈道添化解了许多危机。

  (陈道添很珍视写有“抗战老兵”的服装·林若野/摄)

  八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陈道添不愿意自己人互相厮杀,就脱掉了军装,悄悄做了“逃兵”。“日本人来了,作为中国人,顶着脑袋和鬼子打仗,我无悔。鬼子走了,长官却叫我去打中国人,这种事打死我也不能干啊!”陈道添说。

  抗战老兵的回忆,向我们真实展示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以史为鉴才能守望和平,我们应时刻铭记那段悲壮的历史。国耻切莫忘,警钟当长鸣!

  林若野 彼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