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权威媒体看闽侯 >> 正文

上街根艺师:从卖产品到卖艺术

http://www.mhnews.com.cn  2014-09-25 15:30:37   来源:东南快报    【字号

  按照上街根雕大师们半开玩笑的说法,他们要“回炉重造”了。

  太单一、没有时代感、上街根雕作品同质化……低迷的市场氛围让上街根雕艺人意识到,只有寻求转型才能实现突围。曾经的“草根生产”开始向“文化创作”迈进,如何将根雕作品从摆件升格为艺术品,赋予其更深刻的艺术文化内涵?这成为根雕艺人们不得不思考的课题,他们不仅回校补文化课,也开始将创作理念融入到根雕作品中。

  重重压力之下的闽侯根雕产业,即将迎来“又一春”。

  上街根雕面临同质化问题根艺师寻求创新,34岁后成“雕豹”第一人

  余春洲,1980年出生,是村里的根艺高级技师,三十多岁的他在这个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16岁那年,当很多同龄人还在上学的时候,我就去了木雕厂做学徒。”

  “刚去学艺那会儿,上街这边有很多台湾商人过来开办根雕厂。”余春洲依稀记得,上街一时间会聚了很多名人大家,不少台湾商人带来了先进的机器设备,效率因此提高了许多。

  提及自己的作品,他给东南快报记者的回答是“越来越不满意了”。据他介绍,自从出师以后,他就开始进行独立生产,后来又跟着象园派的一位技艺传承人深入学习,提升自己的雕刻技巧,各种大奖也获了不少。然而,一度让自己引以为傲的作品现在突然冒出了很多问题。

  “根雕好坏其实和材料并无绝对的关系,有了思想,根雕才有了生命力。”他就曾经见识过,一位国内的大师将一块废弃的木头雕刻成了业内罕见的蟾蜍造型,结果售价达到好几万。

  这一经历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为了增加根雕的价值,上街的根艺师们都不惜花费重金从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购进木头中的“贵族”,比如说:金丝楠木、缅甸花梨等。

  余春洲觉得,包括自己在内的上街根雕大师都太过关注根雕作品的价值,而恰恰忽视了根雕本身的魅力,懒得去创新,由此导致现在整个上街根雕作品的同质化。

  “我想要去创新。”余春洲最得意的豹类作品由此产生。“从金钱豹的形体、肌肉、骨骼到毫毛、花纹,都要仔细观察,并结合它生活的自然环境,借助杉木瘤根带有的天然疤瘤,依形就势,豹子就会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这是豹类作品完整的创作过程,所选材料也较为廉价。凭借这一创新,他奠定了自己在雕刻豹子方面全国首屈一指的地位,在各种大型比赛中相继获奖。

  从“草根生产”到“文化创作”使作品从摆件升格为艺术品,赋予其文化内涵

  “现在有时间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了。”余春洲拿了两件有关豹子的作品让东南快报记者对比。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差别。但细看之下,一件中的豹子显得较为凶猛,另一件中的则比较温和。

  “动物自然也有着喜怒哀乐的情感。”余春洲说,雕刻动物不仅要雕得像,还要赋予它情感,才能让人百看不腻。以前他雕的豹子虽有特色,却始终都是一种表情,他觉得这是因为自己的文化知识不够,难以作出突破,才不能给动物赋予更多的生命力。

  “感觉到自己在知识上需要提升,所以我会定期到福州工艺美术学院补补课。没想到班上几乎全是来自上街的根艺大师。”余春洲开玩笑地说:“现在我们竟然由同乡变成了同班同学。”

  “肚子里的东西不够用了。”有着二十多年雕刻经验的根艺大师林茂官也是班上的一员,相互交流后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有相似的体会。林茂官认为,虽然现在客观现实是市场不太景气,但产品卖不掉的主要原因在根雕上:太单一,没有时代感。

  “我希望更新自己的木雕创作理念,不断吸收现代艺术理论,扩大知识面与创作视野,使自己的作品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以适应多元化的时代要求。”在余春洲的家里,东南快报记者看到,现在除了绝大多数的豹类作品外,还有一些马、龙、牛等别的动物。

  “以前我们是卖产品,现在我们要转为卖艺术。”余春洲说,因为有了现代更高端的工具,工艺师们就能结合细腻的表现方式、更为广泛的生活题材、现代的包装表现力,使作品从摆件升格为艺术品,要赋予其更深的艺术文化内涵。

  专家

  根艺师转型对上街根雕的未来发展是必要的

  “根艺讲究形与神,有形是作品的基本要求,有神才是至关重要的。”闽侯根雕同业商业会长吴杰说,作品有神意味着作者要有自己的思想,有神的作品也不会让市场出现同质化。

  对于根艺创作,吴杰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根雕创作要遵循“取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自然和人的结合,力求做到以小喻大。在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不受条条框框的制约,完全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表现手法。

  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更有思想性。

  “学无止境,而现在学习对于上街的根艺师来说更为重要。”吴杰谈道,当前根雕市场里,为了简单地迎合大众的趣味,出现了大量通俗和流行的作品,大部分为象形作品和民间传统作品,谈不上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有人说,大众喜闻乐见或大众喜欢的就是好的,我不这么看。”吴杰说,作为专业的创作者,应该比一般公众更深入地研究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应简单地迎合一般大众的趣味,要创作有文化深度、有内涵的作品来引领大众。

  “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对根艺师来说就是转型,这关系到上街根雕未来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金宁魁同样认为,作品要想好,内涵很重要。

  “有思想的创作者无论是面对好的材料还是坏的材料,都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金宁魁认为,当前上街年轻一代的根艺师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给自己充电是必要的。

  谈到根雕创作,他表示,高明的根雕作品就是让所有人为的痕迹看起来不露痕迹,这个不能靠盲目模仿,学习、实践、领悟缺一不可。

  (东快记者 林娟 林良划 黄弘妍 见习记者 周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