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苦练“氢”功,水陆两运新动力闽侯造!

http://www.mhnews.com.cn  2025-03-09 19:55:41      【字号

  在闽侯有一家企业正在苦练“氢”功,竞逐万亿级赛道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一起来瞧瞧。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由福州大学、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位于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侯官园区)内

  公司正在力争打造万亿级氨能、氢能

  可再生能源一体化“零碳循环”产业链

苦练“氢”功,水陆两运新动力闽侯造!

 驶向蓝海的“绿色船舶”

  目前,福大紫金业务涵盖氨氢能源、氨制氢装备、氨氢发电、氨氢动力等领域,已拥有50项以上专利授权,另有92项正在申请中。其团队研发的分布式高低温氨分解制氢技术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项目立项,“氨-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系统入选第三批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凭借着氨及氨氢转化催化技术国际领先优势,福大紫金成功打造了全国首艘“氨-氢”燃料电池动力环保船,并于2024年在闽江成功首航,实现了“氨-氢”燃料电池技术在船用领域的应用突破。

  “氨-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具有长续航、高能量密度以及高安全性等优势,将为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数据显示,“氨-氢”燃料电池如果应用至一艘10米长的渔船,单次加注液氨即可续航260海里,相比传统柴油船,原料成本直降30%,减碳超30吨。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一艘20米长的氨氢动力船舶,预计于今年年底正式下水进行产业化试点应用。”总经理张卿说,希望未来这艘船能够作为旅游观光船,成为连接厦门与金门的“零碳摆渡者”,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紫金力量。

  城市交通的“低碳选择”

  福大紫金的绿色革新

  不仅局限于水上航运

  也体现在陆地交通

  2023年,由福大紫金和厦门金龙公司共同打造的“氨-氢”燃料电池客车在福州大学启动,该客车较现有燃料电池客车燃料成本降低50%以上,续航提升80%以上,能量转化率接近99.95%,为氨氢能源在汽车燃料电池领域的商业化推广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技术路径,推动了交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氨-氢“燃料电池客车的

  商业化、市场化运营

  离不开加氢站的支撑

  据介绍,福大紫金计划在今年

  落地3个吨级加氢站,其中有一个就在福建

  “自2022年于长乐落地全国首座百公斤级的氨制氢加氢一体示范站后,团队就一直致力于更大量级加氢站的技术攻关。经过三年攻坚,我们不仅提高了加氢站的安全性、显著降低能耗,还成功将氢气价格由每公斤50元以上压缩至30元。”相关研发人员与记者介绍研究成果。

  产学研用的“氢能引擎”

  系列技术突破背后,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强大支撑。在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实验人员正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氨氢转化,并逐一分析评价开发材料的性能,一项又一项有关于氢能的技术成果在这里取得。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卿:“公司依托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科技创新

  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福大紫金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汇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构建了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同时,公司还与大学城高校以及多领域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体系,不断推动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如今,在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侯官园区),众多如福大紫金一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还在不断涌现。这个昔日以根雕产业闻名的区域,已摇身变为科技创新的热土。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陈秋霞 陈何畏 石伟(实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