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版报道!闽侯这个村,太美了!
http://www.mhnews.com.cn 2024-10-11 15:31:46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10月11日,《福州晚报》第8版专版报道《元格:打造“闽侯孝道第一村”——孝道传承+古树奇观,共绘乡村振兴美景》。现转发全文,以飨读者。
成功修复了承载着深厚孝道文化的“孝女”牌坊,恢复并弘扬“景韶孝道文化”,依托村内丰富的古树资源,打造了一系列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旅游亮点,积极对接高校资源,探索“非遗+旅游+研学”新模式……闽侯县竹岐乡元格村一场以“孝”文化为核心,融合生态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变革正悄然兴起。
元格村
重建孝女坊 打造孝道平台
“元格村是名人故乡,其中最为有名的乡贤就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陈景韶。”闽侯县融媒体中心新闻中心主任、元格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立强说。
陈景韶一生乐善好施。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进京赶考途经大目溪时,目睹洪暴发把村民冲走,于是带头捐资,在大目溪的石北溪上建造一座木质廊桥,称“远济桥”。此桥现已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外,陈景韶先后还捐资修建白沙汶溪桥和福州南台石桥,为永泰大洪灾赈灾。
陈景韶夫人王氏的故事更令人感动。她曾两次割臂救治病危的父亲和婆婆。婆婆去世后,王氏哀伤生病,一年后去世。她的孝顺不仅感动了乡邻,也惊动了光绪皇帝。1897年,光绪皇帝下旨建一座“孝女”牌坊给予表彰。
这座“孝女”牌坊成了世世代代元格人的精神寄托,更是传承陈景韶家族“孝道文化”的根脉,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历史原因,牌坊被拆除“圣旨”牌额等构件均散落民间,成为元格人心中的痛。
习总书记曾讲到“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在王立强的建议下,恢复并弘扬“景韶孝道文化”,将元格村打造成闽侯孝道第一村作为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赢得了全村人的共识。
2022年4月,元格村两委联合闽侯县融媒体中心发布“征集令”,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全网寻找失落的“圣旨”牌额等牌坊旧构件。
征集活动得到了群众的热情响应,至当年7月,牌坊坊额、石柱、石狮子、孝女坊葫芦顶底座等重要构件相继“失而复得”。
在寻找构件期间,王立强还和村两委干部、相关文史专家共同策划,从族谱中寻到了孝女坊的图样,并多次寻访曾经见过孝女坊的村民,从他们的叙述中,一步步还原出孝女坊的原貌。
2022年底,正值陈景韶逝世100周年,元格村成功修复了旧牌坊。元格村还在通往孝女坊路上修复了一条173米长的山路,那是当年陈景韶进京赶考必经之路,更是世代村民口耳相传的“孝心古道”。
明朝古枫与油杉群成奇观
元格村是一个被古树环绕的村子,目前村内150年树龄以上的古树就有60多棵,这在闽侯全县都十分少见。
这其中就有一处不容错过的“枫”景——植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30岁“高龄”的古枫树。古枫树位于元格村源心湖畔,树高20多米,需抬首仰望或远观,方能一窥全貌;树干直径超过2米。
每逢冬季,阳光透过枫叶,变成洒在地面上斑驳的光点,配上满地金黄的落叶,铺成了一张金色的“地毯”。不少路过的村民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拍照打卡。
元格村两委还在古枫树旁打造孝廉文化长廊,修建环绕源心湖的环湖步道,让这片独特的景观带成为村民劳作之余休憩,以及游客拍照打卡的新去处。
除了古枫,村内还分布着3处油杉群林,其中最奇特的是水库溢洪口下方大石旁的“吞石油杉王”。“吞石油杉王”胸围达6米,冠幅南北25米,东西23米,树高20米。其头部原有一块小饭桌大小的石头,被“树王”逐年吞食到树腹中。
年近七旬的陈老伯说,他年幼时还能见到“石头露出约3尺见方”,现今已全部被树包裹,只剩下一小洞而已。
现如今,如元格村油杉群这样集中、年代久远、树体高大、生长良好的油杉群,已甚为罕见。
立足“孝”文化 做活乡村振兴文章
立足“孝”文化和名木古树资源等生态优势,元格村也积极做活乡村振兴文章。2023年,“‘我们的节日•拗九节’”福州市主场活动闽侯专场活动就在元格村举办,活动期间评出元格村首届最美孝女和最美孝媳,并为她们颁发村委会认证的证书和奖金。
村里还策划了一场极具特色的“走孝道、过孝门、行孝事、尽孝心”活动。“最美孝女”和“最美孝媳”带着村里的孩子们走过孝道(孝心古道),穿过孝门(孝女牌坊)。在牌坊下,孩子们聆听着先辈孝道故事,在心中撒下“孝”和“善”的种子。
活动以全媒体现场直播形式举行,现场观众超过1500人,而观看直播网友超51万人次。
通过发挥高校院所落地闽侯资源优势,元格村还积极对接高校院所专家学者,组织一批专家进村传经送宝。
目前江夏学院、闽江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累计五批次将近60人次,已深入元格村实地调研走访,提供意见建议累计20余条。该村还与福建江夏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等院校签订合作共建协议。
王立强告诉记者,元格村油茶种植和采摘历史悠久最远可以上溯到清朝,目前全村茶树种植规模已达到3000多亩,为了能持续打造年产值近300万元的元格油茶品牌,他们还在元格村建成了一座集摄影、参观、体验、研学为一体的古法榨油体验馆,推出了以古法榨油为主题的非遗体验旅游,希望能通过“非遗+旅游+研学”模式来打造网红“打卡点”,以此带动油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当前元格村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下一阶段元格村计划引资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包括打造孝心古道、孝女牌坊、探花油茶、远济廊桥、古法榨油体验馆等10个景点与景韶故居、古树公园、源心垂钓、农耕体验等串联成线,成立“挖掘弘扬侯官文化实践地”。
福州晚报 陈木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