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福建新闻 >> 正文

从搪瓷缸牙杯到电脑 大学新生行李记录时代变迁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9-05 10:21:55   来源:泉州晚报    【字号

福州新闻网

  (黄晖 绘)

  从搪瓷缸牙杯到收音机 开学季新生行李记录时代变迁

  核心提示

  转眼又是一年开学季,大学新生们又开始整理行李。离开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的学习生活,除了携带衣服等基本生活用品以外,还有一些物件是每个时代的大学生所特有的。新生的行李,就像是一部纪录片,让我们透过它看到了生活的变迁。当年你的大学行李是什么,还记得吗?

  20世纪70年代:生活物资匮乏

  1977、1980年:被褥、草席、搪瓷缸牙杯

  泉州的林先生于1977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是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回忆起当时赴福州上学所带的行李,除了被褥和洗刷用品,半斤白糖让他记忆深刻。“白糖算是那个年代的‘营养品’了。”他笑着说,大一时,一位亲戚到大学看他,带的也是一斤白糖。“当时物资较为匮乏,吃饭用粮票。现在仍清楚地记得学校小卖部摆着一瓶标价8元的茅台酒,过了半年,酒瓶子上满是灰尘,仍无人问津。”

  惠安的康先生是林先生的“师弟”,于1980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当年,捷报传到村里,“乡亲纷纷送来似金贵的鸡蛋以示庆贺。”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没有带着白糖上学,只是带着衣物、被褥、草席和洗刷用品。“塑料制品还比较少,所以带的牙杯是搪瓷缸的。”他回忆道,整个宿舍只有一个常常随母亲走南闯北的同学带来衣架,“从这也能看出是否有独立生活的经验。”

  20世纪末:行李逐渐丰富

  1988年:收音机、军大衣、计算器

  1998年:电子表、随身听、983电话卡

  到1988年,大学生开学时会带上收音机和军大衣,而较为新潮的装备有录音机、电子表和计算器。惠安的王先生于1988年考上厦门大学。“只装了一旅行包的衣服,被子、草席等都不需要带,学校统一发。”

  10年过后的1998年,南平人小峰接到仰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家人扛着一个皮箱及一个小包、一床被子就来到了泉州。“皮箱里装衣服,小包里装满了牙刷、牙膏、香皂、毛巾等日用品。”全身上下唯一值钱的,就是手上戴着的电子表和舅舅送的随身听。

  他说,那个时候,同学们必备的是一张983电话卡。“那时已有了BP机,但大多数人还只能用电话卡,面值有20元、30元、50元、100元四种,要先拨983输入卡上的账号和密码后,才能拨打电话号码。”

  21世纪:电子产品必备

  2006年:键盘手机、MP3、U盘

  2013年:触屏手机、笔记本电脑、相机

  “那年上学,同学们基本都有手机了,不过是键盘式的。”2006年上大学的永春人小王说,家境普通的同学手机只能发短信、打电话,家境较好的同学携带的手机才能拍照,不过像素并不高。“另外,大部分人都会带MP3,用来听歌或者练习英语听力。除此,U盘也是我们大学生活的回忆,但容量很小,才64M或者128M。”小王说,尽管如此,能够拥有也是一件很风光的事。

  小陈今年考入华侨大学,马上就将开始自己新的人生。他和其他新生都在准备着各自的行李,“现在都是用触屏手机,也不贵。”她说,不久前回家过大二暑假的表姐告诉她,班级里同学们几乎人手一部触屏手机。

  除了手机,笔记本电脑、相机、信用卡也成了现在大学新生必备物品的首选,携带平板电脑的也不少见。“现在笔记本电脑都是一开学就带去学校,有的专业甚至会推荐电脑是必备品。”

  (泉州晚报记者 石伟琴 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