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福州新闻 >> 正文

57岁老农把盐碱地变“宝地” 改造土地种菜致富

http://www.mhnews.com.cn  2015-08-26 08:47:57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57岁老农把盐碱地变“宝地” 改造土地种菜致富

  “最美农民”周华官指导农民种植大蒜苗

  福州晚报讯  周华官说,爱琅岐的土地就像爱自己的孩子。

  57岁的他平时话不多,但说起他种植的土地却停不下来。正是这样一名皮肤黝黑、其貌不扬的农民,在这片家乡的土地上不懈努力,在果蔬栽培、种植、销售上做出了一篇大文章,还带动了身边的农民一起发家致富。

  把盐碱地变“宝地”

  8月21日,记者在福州市琅岐经济区新金东农场见到周华官,他正在大棚蔬菜基地内指导农民种植大蒜苗。

  周华官说,自己先后从事过多种工作,一直深信农村才是自己大有作为的天地。1994年,周华官开始正式谋划发展蔬菜批发、种植。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他于2009年创办了新金东农场。农场位于金砂中匡,靠近闽江,占地220亩,其中新型连栋大棚60亩。

  从承包这片别人眼中的“死地”开始,他就饱受着各种议论。这块地虽然连片、平坦,但靠近闽江入海口,风大无遮挡,且属于盐碱地。周华官按照种植品种对土壤的要求并参考省内外种植蔬菜的现状,邀请种植专家现场指导,对地块进行标准化改造,配建育苗棚,为优质优产创造基础条件。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改善水质,周华官在多个取水点取水化验,选择水质最好的取水点引水灌溉。种植过程中,周华官都亲力亲为,以场为家,随时观测天气的动态,勤观察、多记录,做好病害防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周华官说,做农民也要认识到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他在床头摆满了科学种植农产品的书籍,一有空就看,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到书本中找答案。如今别人眼中的“死地”已成为种出特色农产品的“宝地”。

  “农业要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同时以最高的价格卖出农产品,从而使利润最大化。”周华官道出了“玄机”。

  发家致富不忘种良心菜

  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种植户增产不增收。2010年,周华官带动周边种植户共同发展设施农业,盖大棚种高附加值农产品。在提供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同时,统一收购大伙生产的农产品,这可让大家吃了定心丸,不愁产品无销路。这一发展模式共吸收周边从事农产品种植农户65户,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

  “之前我去朋友的一个农场参观,中午我应邀在农场附近的一个餐馆吃饭。服务员上了一盘绿油油的青菜,我刚要伸筷子就被朋友拦住了。”周华官说,朋友告诉他,农场前两天刚给蔬菜喷了农药。周华官沉思了许久,在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后,他决定将种植的农产品定位在无公害生产上。

  2013年,他认真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规程要求,狠抓质量安全生产,规范病虫害防治用药。当年,他的农场通过无公害认证。2014年,他生产的农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由于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同样的产品、规格,他的农产品价格总是要比别人的卖价好。在别的种植户眼中,周华官做事总是比别人快上一拍,总是能预测到市场的前景似的。

  “其实我哪有什么预测的能力。我们生产的产品要供给千千万万的消费者,万万不可出错,否则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周华官说。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的种植户也纷纷加入无公害生产的队伍中,为城市居民提供放心、优质的农产品成为大家一致追求的目标。

  未来想打造休闲农庄

  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力度,鼓励种植大户发展家庭农场,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这一次周华官又快人一步。2014年,琅岐闽江大桥正式通车,琅岐迎来了大开发的时代。“我发现,琅岐岛虽然迎来了客人,但却留不住他们。中午没有像样的地方吃饭,没有更好玩的地方休闲。”考虑再三,周华官投入数百万资金发展现代休闲农业。

  新建休闲农业采摘园,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生态的农产品同时,也为城里人增添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农场休闲农业常年雇佣周边村民37人。在周华官的带动下,在他农场打工的村民人均增收3万多元。这位村民眼中朴实无华的老周,已是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的“周老板”。短短几年时间,周华官用他的敏锐、勤劳,不断发展壮大农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福州晚报 记者 邱泉盛 通讯员 林颖 许琳晶 文/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