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马路垃圾转运站堪称样板 景观建筑运行自动化
http://www.mhnews.com.cn 2013-10-18 09:34:11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福州新闻网讯 一提到垃圾转运站,大部分人脑海中可能会闪过“脏、乱”的画面,还有令人掩鼻的臭味。但是,位于三环路鼓山中学附近的福马路垃圾转运站可能会彻底颠覆大多数人对转运站的固有印象。那么,福马路垃圾转运站究竟有何特别之处?17日上午,记者前往该垃圾转运站一探究竟。
是公园还是转运站?记者抵达福马路垃圾转运站时,脑海中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只见转运站周围绿树环绕,站内绿意盎然。在垃圾压缩转运车间前的空地上还造了一座小假山,细水从假山上缓缓流下。
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旧城改造的需要,位于福兴投资区内的鼓山镇垃圾转运站要拆迁。为解决拆迁后原来由鼓山镇垃圾转运站转运的120吨居民生活垃圾出路问题,去年11月动工开建了福马路垃圾转运站,并于今年7月份竣工。这个垃圾转运站占地面积2324.1平方米,绿地面积就达547平方米。
“注重对绿化投入,有吸尘降噪的功效,还可以改善周边环境。另外,可以给环卫工人提供一个美好的作业环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该负责人说。
穿过空地,就是一个造型简洁、现代感十足的垃圾压缩转运车间。
就在记者惊叹于转运站建筑的独特和环境的优美时,环卫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座转运站之所以堪称未来垃圾转运站建设的样板和标杆,重点在于它的“内涵”。
走进站内,记者看到转运站的中控室。据介绍,普通的垃圾转运站需要通过工人现场操控,从而实现垃圾装填、转运。而有了中控室,工人只要坐在电脑前,轻点按钮,就能实现对压缩控制系统、料位控制系统、负压除臭控制系统、植物液除臭控制系统、交通指挥系统、安全报警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的统一监控操作。“这样工人可以远离垃圾,远离恶臭。同时,一个人就能干以前几个人才能干的活,大大提高转运效率,节约劳动成本。”转运站负责人说。垃圾运到转运站,会产生一些粉尘、噪音和异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但是福马路转运站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原来,福马路垃圾转运站采用了平台卸料、机箱分体式水平垃圾压缩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系统能耗低、噪声低、效率高的特点。站内共安装3台垃圾压缩设备,卸料等候区和卸料作业区均设置在室内。转运站各进出口设置电动感应快速卷帘门和风幕机,防止臭气外逸,实行全封闭作业。同时,转运站设有负压除臭设备,在负压作用下,站内飘尘和臭气被抽吸进入光化学除臭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其中垃圾卸倒口为重点控制区域,专门设置了飘尘和臭气隔离罩,隔离罩独立设置了电动感应快速卷帘门和风幕机、压尘喷头和负压吸气口将臭气扬尘,及时控制飘尘、抽吸臭气,以使飘尘和臭气在源头第一时间得到控制。
“重重设卡,从而消除了居民讨厌的粉尘、噪音、臭味,实现和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处。”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说,高科技投入所带来的“和谐”,是福马路垃圾转运站之所以成为样板和标杆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福马路垃圾转运站市场化运作的方案已经提交至市政府,等市政府研究确定后,该转运站就可以投入使用。预计未来日均处置垃圾量能达到150吨。
福马路垃圾转运站只是我市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环卫部门大力推进环卫设施建设,去年,全市完成新建垃圾压缩转运站5座,公厕1座,改造提升垃圾转运站4座,公厕15座;今年,全市将新建成垃圾转运站6座,公厕1座,购置后装式垃圾压缩车、拉臂车等40辆、果皮箱4000个,改造提升垃圾转运站6座、公厕10座。
2014年我市还将计划新建4座垃圾转运站,改造提升3座垃圾转运站。作为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鼓楼区将完成天泉、杨桥西2座垃圾转运站设备的提升改造,并探索建设地下垃圾转运场和进行垃圾收运模式改革试点。预计至2015年底,我市垃圾转运站数量将达到70座。
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检查组检查我市环卫工作
记者 何海铭
本报讯 17日,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检查组对我市环卫工作进行检查,在随后的交流座谈会上,检查组对环卫部门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不少意见和建议。
检查组先后检查了三环路道路清扫保洁情况、福马路垃圾转运站建设情况以及古田支路道班房的使用情况。检查中,检查组看到,城市道路总体保持干净整洁,福马路垃圾转运站在选址、建设等方面都十分超前,道班房建设则充分体现了环卫部门对环卫工人的人文关怀。不过,检查组也指出,在检查过程中仍发现有个别垃圾运输车存在“滴洒漏”现象,个别小区环卫工人在居民休息时间收集垃圾,影响居民休息。对这些问题,环卫部门表示,今后会改进工作,力争做得更好,为建设美丽福州多作贡献。
(福州日报记者 何海铭/文 池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