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风俗民情 >> 正文

青口这座宗祠变身民俗文化阵地

http://www.mhnews.com.cn  2021-11-01 10:05:23      【字号

  宗祠的前身大概源于宗庙制度,该制度产生于周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宗庙为天子和卿士大夫专有,百姓是没有资格建宗庙的。到了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鼓励每个家族建立一处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自此民间建祠之风日兴。

  在闽侯县青口镇宏四村,有一座庭院式古建筑——荥阳郑氏宗祠,它既没有巍峨壮观的规模,也缺乏华美、精巧的装饰,但作为当地郑氏家族的精神寄托,它默默矗立于此近600载,历经几次兴废、修缮,终成为当地一座独特的民俗文化阵地。

  凤山郑氏支系

  推崇明理忠孝家风

  郑姓出自姬姓,得姓始祖为郑桓公,他名叫姬友,是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同母弟,受封于郑(今陕西华县)。周幽王时,姬友任司徒,在抵抗犬戎族入侵时战死于骊山,谥号桓公。此后,桓公的儿子郑武公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并在荥阳一带受封建立新郑国;孙子郑庄公攘外安内、重农兴商,不断增强国家实力,最终使得郑国“小霸”于诸侯,进入鼎盛时期。

  尔后,郑国政局风云变幻,传至十五世鲁公时为韩所灭,族人纷纷以国为姓,迁徙至黄河中下游各地发展,成为中原之望族;汉魏时期,郑姓的郡望以荥阳为最,仕宦治学者不计其数。

  晋怀帝永嘉二年,因胡骑肆虐、中州板荡,衣冠南渡入闽者有八族,郑姓就是其中之一。其中,荥阳郑氏的第41世孙郑衡仕晋为骠骑将军,他生有6子,第6子郑瓘的后裔郑觉在宋治平年间,从福州沙洽、藤山,移迁黄山,这一支被称为凤山郑氏。数代后,因为人口繁衍,凤山郑氏除本支留居祖地外,子孙先后外迁,一支在元大德年间迁徙到青口宏屿,称为宏屿郑氏,由于他们思慕荥阳郑氏这些元祖们的威名,故又自称为荥阳郑氏。

  “迁居宏屿后,先祖们在此耕耘土地、教育子孙,到明朝嘉靖年间,我族出了一位举人郑克光,族人多尊称其为解元公。他首次为宗族创立了‘克孝公承、懋向用德、守正必兴、良孟淑敬、可世家声’等字辈,在家族历史上,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今年80岁的郑氏宗亲郑天贤说。

  郑天贤告诉记者,在郑克光之后,郑氏子孙开始立志向学,虽然鲜有中举之士,不过族人也因此逐渐养成了明理向善,忠孝仁义的家风。到清光绪年间,荥阳郑氏家族再次有族人中举,这位名叫郑淑彬的举人,欣喜之余提笔为家族续题了“英贤继起、则以学文、惟善为宝、大启华宗”的字辈,行文中饱含着对家族美好前景的期盼及希望族人励志向学的期许。

  “至今,本村的郑氏族人已有千余人,子孙遍及榕城各地,共计超过3000多人。”郑天贤笑着说。

  明代肇基宗祠

  缅怀先祖凝聚团结

  宗祠体现了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注入汉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各地的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汉族民俗文化的代表。

  宏四村的荥阳郑氏宗祠始建于明朝,距今大约有600余年。宗祠历代皆有修缮,饱经风雨洗礼,艰难得存。上世纪下半叶,宗祠被作为仓库、牛棚使用,缺乏族人维护、关注,一座难得的古建筑渐渐毁损。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修缮,族谱被续修。

  在新的时代,宗祠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更多被赋予了“寻根怀祖、激励后进、凝聚团结”的积极意义。

  1996年,郑氏族人在宗族财力尚不充沛的情况下,毅然决定修缮宗祠。宗亲们踊跃献资,共募集了20多万的资金重修了荥阳郑氏宗祠。这座新修缮的宗祠面积600多平方米,为三进木构建筑,有天井、大厅、上厅,并建有木雕神龛,虽然规模不大,但“五脏俱全”,既恢复、修缮了历史建筑,也为后世郑氏族人留下了一座纪念先人的场所。

  在宗祠内,郑天贤向记者展示了一部荥阳郑氏族谱,这部族谱修编于民国时期,除了纸张泛黄之外,大致保留完好。记者大略翻看了族谱,谱中除了介绍族人、字辈和宗族由来等细节外,还详细记载了郑氏宗族在福州各地的族产、族人与他族交易的相关记录,字里行间有不少对福州地方民俗、乡约民规的描述,是一部难得的民俗书籍。

  “在中国,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姓氏宗族文化。记载着家族辉煌,是族人们尊祖敬宗,缅怀宗族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精神的绝佳场所。未来,我们计划将宗祠作为道德教育的基地,鼓励族人在此阅读书籍、丰富知识、联络感情、增进情谊,并通过祠堂中的匾额、楹联及族规家训等,发扬我族文明道德、和谐友好的传统。”郑天贤说。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林若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