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首邑春秋 >> 正文

古民居里的乐声

http://www.mhnews.com.cn  2014-05-26 14:40:49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民居里老人的“看家宝贝”。 纪玉屏 摄

  5月20日,作为一名唐突的来访者,记者来到上街榕桥村集中片的一座清代古民居。伴随着一缕缕悦耳的二胡声,记者穿过一堵破旧的围墙,漫步走进古民居,映入眼中的,是一位正在拉二胡的老人,优美的音乐和老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无不让人感受到,这将要逝去的五月,是一个温馨的季节,到处是生活里溢出来的美丽和欢乐!

  老人,是古民居的主人,今年78岁,叫张宝水,他戴着一副银框老花镜,衣着干净整洁,坐在一把陈旧的木椅子,拿着那被生活磨得锃亮的二胡。满是皱纹的脸,深邃的眼睛似乎藏满了沧桑。老人微微低着头,右手娴熟地拉着弓弦,时紧时慢,左手握住琴杆,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跳跃,忽上忽下,心无旁骛地拉着手中那把已斑驳的二胡,整个身体随着音乐的节拍有规律地摇摆晃动,他手中的乐音,或高昂婉转,或悠扬凄凉,娴熟、略带欢快的曲调从琴弦中流出,穿过繁华的街道,在房屋上空回荡。

  张宝水是一位 “老裁缝”,以做裁缝和务农为生。老人的5个儿女早已各自成家立业,其中2个儿子在福州农业银行上班,2个儿子自主创业,1个女儿嫁为人妇。“我们家现在是四世同堂,我的重孙子已经2岁了。”张宝水满脸洋溢着幸福。

  打小,张宝水老人酷爱书写、绘画、音乐,潜心自学,深得古文化之三味。在古民居左边的房屋里,记者看到了放置在老式缝纫机上的一台老电子琴,墙上贴着各种手绘画;挂着《万世师表》《扛轿曲》《得胜令》等百首手抄老曲谱;另一个墙上贴着《为人智慧》《专家格言》《百贵精言》等书法文稿;在窗户边上显眼的挂着“闽剧评话频道”装订册;桌面上,整齐的摆放着一本本整洁完好的手抄曲谱,眼前的作品几乎全是张宝水一笔一划的杰作。“这些都是他的看家宝贝!宝水从小就喜欢这些才艺,他真的花了很多精力自学,我们都非常佩服他这种学而不倦的精神,没事就会来这里聚集,拉拉二胡,谈论闽剧,聊聊天,觉得生活挺有滋味的。”闽侯六中退休老教师范铁告诉记者。

  张宝水阳光、豁达、乐观,感染着周围的人,古民居里悠扬快乐的二胡声中传递着浅浅的幸福和满足。平日里一得空,周边的10来位老人都会到张宝水家里,吹拉弹唱,一起谈论曲艺,海阔天空的聊天,聊过去、聊现在、聊身边的变化……饱经沧桑的老人们,拉起二胡唱起闽剧,个个精神抖擞,来活动的老人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也已过六旬。

  12年前,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这群老人们多了一个“失地农民”的身份。2002年,随着上街大学新区建设的全面展开,上街近23个行政村的村民房屋被拆迁,农田被征用,榕桥村大多数人都成了失地农民。“征地那会,有一技之长或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仍是少数,失地农民大多数缺乏非农劳动技能、年龄偏大、思想观念落后,再就业比较困难。”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道,伊始,他们并不适应,“靠地为生”习惯了,没了土地就像没了主旋律。渐渐地,所享受的各种有关政策改变了老人们的想法,每个月拿到200多元的被征地老龄农民生活补助和高龄老人补贴,同时,60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都有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此外,政府在给予失地农民经济补偿后,也逐步进行了新农村文化的培养和构建,如成立文体活动室、邀请地方剧团演出、参加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农民生活,让失地农民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闽侯乡音社 记者 纪玉屏   通讯员 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