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人物专栏 >> 正文

扎根乡村45载 当村民 “健康卫士”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9-23 11:35:22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他扎根基层45载,替村民看病不辞劳苦;他医德高尚,深受当地群众爱戴;他情系民生,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呕心沥血。他就是荣获“2013年7月福州敬业奉献好人”荣誉称号的乡村医生——王斯义。

  勤奋刻苦的“赤脚医生”

  1969年,年仅19岁的王斯义被群众推选为“赤脚医生”送去培训。学成归来后,他随即参与组建荆溪镇关口村村卫生所,并担任负责人。那时,他就下定决心,要为群众看好病,不辜负大家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

  为巩固医疗知识,只要一有空,王斯义就认真翻阅各种医学书籍和杂志,积累了许多农村常见疑难病症治疗经验。

  王斯义告诉记者,要当好一名医生,一定要有过硬的医疗水平。因此,从担任“赤脚医生”起,他就一边虚心拜师请教,一边刻苦自学。正是凭着对医疗事业的忠诚和热爱,王斯义逐渐成长为一名深受当地群众爱戴的好医生。

  让病人花最少的钱治好病

  8月21日,记者在王斯义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本本厚厚的接诊记录簿,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位患者的病症、用药和花费情况。打开记录簿,记者发现王斯义接诊的多数诊疗费都在15元——20元之间。

  “为什么您开的药都这么便宜?这样如何给卫生所带来收益?”记者不禁问道。

  “我是一名医生,药品价格的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病人花最少的钱,把病治好。”王斯义说,“村民最怕看病花钱,我不能加重他们的负担。”

  45年来,王斯义对待每一位病人都是尽量用最省钱、省事、高效的办法来治疗;遇到一些慢性病的老年人,他也经常用针灸、中药帮助其调理。

  急病患之所急

  24小时就诊随叫随到

  “急乡亲之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是王斯义的工作理念。45年来,不论严寒酷暑,只要病人需要,王斯义都会提着药箱出诊,24小时随叫随到。

  在一个大雨夜里,一名住在山上的村民生病了,打电话给王斯义。本来只要转给当晚值班的医生就可以了,但王斯义还是连夜赶上山就诊,一直照看到半夜。第二天,疲惫不堪的王斯义依然坚持上班,坚守岗位。

  还有一个晚上,正逢王斯义在卫生所值夜班。凌晨时分,他仿佛听到离卫生所20多米远的路边有患者的呻吟声。于是,王斯义闻声到屋外察看情况,发现患有哮喘的村民黄朝南已昏倒在路边。王斯义立即叫醒了一同值班的药房同事,把患者抬进卫生所抢救。经过半小时针灸、抗休克、止喘等治疗,患者才转危为安。提及当年的救命之恩,黄朝南逢人就说:“要不是王医生主动搭救,我可能就死在路边了,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如今,提起往年的感人事迹,王斯义只是平淡的说,“这些陈年旧事就不要提了,治病救人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为群众看好病是我的最大心愿”

  45年来,王斯义联合4位同事,坚持集体办医,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他负责的关口村卫生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规范行医,合理用药,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也从来没被查出任何违规收费行为。

  同时,为了发展壮大村卫生所,王斯义通过不懈努力,得到村“两委”支持,于2008年,投资60万元建起一座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卫生所综合楼,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就医环境。

  1990年至2006年,王斯义先后7次当选“闽侯县先进卫生工作者”;2009年,被卫生部授予“2009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11年获得“闽侯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2年被评为闽侯县首届道德模范等。

  如今,王斯义已在农村行医45年了,而他那颗“忠诚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心始终未变。他说:“为群众看好病,坚持集体办医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心愿。”

  (见习记者 洪琦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