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闽侯新闻网 >> 风俗民情 >> 正文

高跷技艺誉满城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9-01 16:07:20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祥谦镇琯前村,有一支闻名遐迩的高跷表演队,其高跷技艺,远近闻名。

  琯前村老人会副会长郭建彬告诉记者,琯前村的高跷技艺是一个名为郭景楼的老师傅带来的。日前,记者慕名探访了琯前村的高跷故事。

  “琯前村的高跷,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在1949年初,年仅23岁的郭老先生从他乡习得高跷表演技艺后回到琯前村,并在在琯前村进行第一次的表演,吸引了村中的老老少少促足观看,有些年轻小伙子甚至被这种技艺所打动,纷纷表示要学习。”郭建彬说道。

  第一次表演过后,便有十余名小伙子来到了郭老先生的住处学习高跷技艺。 “起脚要提高,方向要看平,步子要走稳” 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口传身授,一遍又一遍地示范讲解,小伙子练得叫苦不迭,郭老先生更是劳力费神。严肃而又严格的郭老先生在训练中常常板着脸,直到“路考”那天,高跷队踩着50厘米至70厘米不等的高跷浩浩荡荡列队上路时,郭老先生才“多云转晴”,露出了笑脸,这支高跷队一亮相就受到群众欢迎。很快,高跷成了琯前村一张特色的文化名片。

  经过50多年的磨练,琯前村高跷表演队造就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在服装上,他们男着嫩黄色绸缎式汉装,女着红色绸缎女式汉装加上头饰装点,各自都在小腿部位用红布条裹脚。在道具上,除了一双高50厘米的木制高跷外,还使用钱套和手巾。钱套也称钱棍,是一根长约一米,直径约为3厘米的竹竿。在竹竿两头对称位置各挖两个空,每空装上3枚铜钱,再在两端系上红绸带便成。表演队一般由12人组成,后台演员4人,使用横笛、二胡、中胡等民族乐器,采用地方闽剧唱牌“一枝花”等曲调为表演伴奏,前台演员8人,4男4女,右手各握一根钱套,女演员左手多拿一条红色或绿色的绸方巾。早先时候,4女也由男性演员装扮。表演的基本动作时按照音乐的感情、节凑以及唱词的需要进行走高跷。同时,一边舞弄手巾,一边用钱套敲击身体上膝、掌、肘、臂、肩五个部位,时轻、时重、时缓、时急,使钱套发出的特有乐声与伴奏音乐协和。

  如今,每逢节庆日及周边村民的红白喜丧事,便是琯前村高跷表演队出演的日子,他们则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需要自编唱词,把说唱与钱套、高跷表演融合在一起,颇具地方特色。整个演出场面活泼动人,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高跷表演,源自于民间戏剧表演,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可以见到。然而,由于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着不同时代与不同区域的承传人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因此各地的高跷表演都在不同程度上融入了各自地方特色和内容。而琯前村的高跷表演,正是将高跷与闽剧、舞蹈、说唱、表演与敲击乐、民乐演奏融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

  相关链接:高跷,汉魏六朝百戏中称“跷技”,宋代叫“踏脚”,清朝以来称为“高跷”。据《余杭县志》记载,旧时当地的此类表演叫“踏高跷”或“踩高跷”,舞者均化妆成传统戏剧人物,有生、末、旦、净、丑等角色。流传于余杭的高跷有文跷、武跷两种。文跷以走唱、踏方阵、踩龙阵为主;武跷则着重体现跳高、踢腿、劈叉等高难度动作。

  (见习记者 林鑫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