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家教10年 情暖农村娃
http://www.mhnews.com.cn 2013-04-22 15:25:33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10年来,志愿者坚持每周末为农家孩子义务辅导功课。
闽侯新闻网讯 每周末,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学生陈仕航都会骑着自行车,和逾20名同学分别去南屿镇葛岐村、上街镇马保村,义务为村里的孩子辅导功课。这是师大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农村爱心支教的一个缩影。10年来,他们爱心家教点从马保村发展到葛岐村,从一名学生的家里发展到数百名学生的家里,参加过义务家教服务队的大学生超过1000多人,他们义务为上街、南屿农家孩子辅导功课,情暖着当地的孩子。
每周末义务家教 周末农村书声琅琅
每逢周末,葛岐村和马保村的村委会都会传出琅琅的读书声。据陈仕航介绍,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施钰樽时常约同学们一起“踩点”、挨家挨户动员家长,截至目前,接受帮助的孩子多达300名。
“每周日9时至11时,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都会组织逾20名志愿者去位于上街大学城附近的葛岐村和马保村,义务为那里的孩子进行辅导。”陈仕航说,“每周末进行义务家教已成为一种习惯,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是我们的动力。”
看到孩子们的成绩有所提升,两年前,葛岐村将村委会还收拾出一间房间作为义务家教点。陈仕航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愿服务的内容也从单纯的知识辅导,扩展为对小朋友的兴趣培养、生活照料和心理疏导。
10年的坚持 让农家女孩学习省钱省心
2003年10月,福建师大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马保村设立了第一个爱心家教点。近10年来,参加过义务家教服务队的大学生已有1000多人,对志愿者来说,最熟悉又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马保村的四年级学生邱哲欣。
邱哲欣的家位于马保村马保路旁,父母都是花农,仅有初中文化,不仅管不住孩子,更辅导不了她的功课。一张小方桌,两把塑料椅,从一年级上学期至今,志愿者每周日上午上门为邱哲欣进行学习辅导,成了这些年来的必修课。
“老师们很负责任,每周日上午9点就来了。按规定每次辅导2个小时,但遇到问题多的时候,老师们会坚持到孩子把问题都弄清楚了才走。”邱哲欣的母亲周爱花说,“听说花钱请家教,一小时就要约30元,大学生的义务辅导替我们省了不少钱,最重要的是没有耽误孩子。我从心底里感谢这些大学生志愿者。”
希望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温暖
农村的孩子没有太多的零花钱,他们表达心意的方式虽然简单却让人感动。去年‘五一’时,葛岐村的四年级学生叶叙雅亲手制作了一条手链,送给她的辅导老师黄少波,还附上了一封感谢信。
每次上课时,接受辅导的孩子和家长都给“小老师”送些水果、零食等小礼物。“十年里,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有快乐,也有烦恼。高兴的是能和那么多的弟弟妹妹一起玩、一起闹;烦恼的是怎样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施钰樽表示,一定将这份爱心坚持下去,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温暖。”
(闽侯乡音报记者 吴国棋 实习生 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