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根雕:转型升级阔步前行
http://www.mhnews.com.cn 2014-12-22 15:35:22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全国80%的根雕来自闽侯,你知道吗?”
挂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安检大厅和出口处的这句话,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闽侯根雕。
从往年散布在市区象园、闽侯上街建平村的小作坊,到今天的上街根雕产业创意园,闽侯根雕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一次次“突围”中,阔步走向全国。
35岁的建平村村民吴晓东,在闽侯根雕圈内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年收入几百万吧,但这些钱又都投进去了。要不是政府扶持,我没有这么大的信心!”他说。
吴晓东16岁开始在建平村学习根雕技艺。1999年,他依托自家上百平方米房子和借来的2500元钱做根雕生意。生意越做越大,他开始搭建厂房,采取“前店后厂”的方式边生产边卖根雕。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区象园、大坂等地的根雕企业和作坊纷纷迁到建平村,与村里的根雕作坊形成集聚效应。2012年,闽侯县建成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根雕展示交易中心,整合160多户根雕从业者、70多家商户入驻,闽侯根雕从此有了一处集中对外展示的窗口。如今,上街根雕加工企业达2000多家,从业人员6万余人,去年交易额近30亿元。
今年8月,占地105亩的上街根雕产业创意园(一期)在上街马保村建成。规划中的二期项目占地面积将扩大至300亩,集生产基地、创业园区、培训基地、产业展示园区等功能于一体。
这几年,闽侯根雕产品开始从“手工艺品向艺术品”转型升级。对此,中美村村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宁利钗感触很深。
五六年前,宁利钗的作品和其他村民一样,都是以观音、达摩、如来、弥勒佛等为主。这几年,他开始尝试创作抽象化、创意化根雕作品,题材涉及花鸟虫鱼等,作品《腾飞》《秋菊》荣获“刘开渠根艺奖”金奖。
“创作时间久了,容易形成思维定势,难以创新突破。”宁利钗道出了行业发展遇到的瓶颈。近年来,在闽侯县委有关部门引导下,上百名根雕从业者到省内外美术院校学习。闽侯县今后决定利用上街高校集中的优势,加大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培养创作人才,拓宽创作思维,让闽侯根雕更多地融入文化元素,提升品位,让根雕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在上街根雕产业创意园一栋5层建筑内,一层2800平方米的展厅里,摆满了上百件根雕作品。更多的作品在网上。记者看到,一个名叫“大森根艺”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集中展示的根雕作品有200多件,标价从1000元至数百万元。
负责人曹奇臻介绍,此前,他曾在市区一家电商平台工作,看到家乡根雕产业发展迅猛,便决定在网上开辟平台,提升根雕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不久前,他还与人合伙创办了“木艺电商联盟”,准备将入驻创意园的50家企业“拉”进来,为他们提供网上宣传、销售平台。
此前,许多根雕企业已向网络进军,目前通过阿里巴巴等专业电商购物网站进行销售的商家将近600家。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上街根雕木艺网络销售额近2亿元。
今天,中国海峡两岸(闽侯)第一届根艺美术博览会将在上街开幕,来自台湾、北京、云南等地的根雕艺人将通过作品展览,交流技艺。
闽侯根雕的舞台将越来越宽。
(福州日报 记者 张铁国 通讯员 陈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