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荒坡杂地 今朝产业新城

http://www.mhnews.com.cn  2018-12-29 09:48:53   来源:闽侯新闻网    【字号

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1.jpg

  2005年,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是一片荒坡杂地。 洪明灯

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2.jpg

  2009年,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 洪明灯

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3.jpg

  2018年,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发展成为一座产业新城。 洪明灯

DSC_0016.jpg

  2007年,我县通过实施山体爆破,加快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资料图

DSC_0044.jpg

  2007年,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用骡队进行高山运输作业。 资料图

2008年9月9日,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建设工地。 陈宗兴 摄.jpg

  2008年,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建设工地。 资料图

微信图片_20181227172439.jpg

  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全景。吴心钰 摄

  

  放眼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处是簇新的现代化厂房,键盘点击,引擎轰鸣,高科技生产正在进行着,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谁又能想到1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铁路沿线与大山之间的荒坡杂地?

  从12年前那个被忽略的不毛之地,到今天宜业、宜商的产业新城,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创造了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更谱写了一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改革开放新篇章。

  抢抓机遇

  助推闽侯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县县城地处福州北面,离福州市区仅有12公里,当时人口不足5万,可谓大县小城。没有工业化的带动,城市化建设就缺少了产业支撑,难以再增实力。如何进一步加快县城建设步伐,这成了一难题。

  寒来暑往,风霜雨露,几经爬山涉水,几多沉思冥想,几番调研谋划,时任县委书记杜源生、县长高明与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惊喜地发现铁岭村这片紧靠福州的荒坡杂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是个难得的风水宝地。当时福州城市正开发调整,市区内的企业要陆续外迁,开发利用这片土地是良好的发展基石,可拓展成福州的工业走廊,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成了大家的共识。于是,杜源生、高明做出了在铁岭村建设工业集中区的决定。

  洪明灯是我县的摄影爱好者。当他得知县委县政府要在铁岭村建设工业集中区后,便背上相机,爬到铁岭村附近一座叫“过岭”的山上,用相机拍下了当时的场景。“我第一次爬到山上拍摄的场景历历在目。从山顶俯瞰山下,看到在外福铁路的东侧,绵延的群山脚下有纵横交错的田畴、有平凡无奇的楼房、更有人迹罕至的荒原,从铁岭蜿蜒而去,直抵福州城区。”洪明灯告诉记者,由于铁路的封闭,那片荒坡芜杂地沉睡了无数年。

  此后的每一年,洪明灯都会在不同时节,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拍摄,用照片记录下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面貌焕然一新,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洪明灯将过去那些老照片拼接在一起,今昔对比,谁能相信,这是短短12年的发展进程呢?

  强力推进

  打造福州工业走廊

  据了解,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名铁岭工业集中区,涉及甘蔗、荆溪、白沙、竹岐、鸿尾等地,东邻福州软件园,西至我县县城,南跨闽江,北及关源里腹地。自2006年开发以来,我县通过科学规划、快速建设、高效运作,强力推进该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于2009年正式更名为“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我县作为八闽首邑,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海西求先行、闽侯争上游”目标,进一步发挥好区域优势,不断拓展,加快步伐建设好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对接福建省会福州的强势工业走廊。

  开发铁岭的号角声、进军铁岭的军号声仿佛一夜春风来,在闽侯这个八闽首邑的县城边吹开。居住在铁岭村的村民也十分支持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纷纷交地搬迁。然而摆在建设者面前的是被铁路封闭的一片低洼杂地,鱼塘坑洼,沟壑纵横,何时才能成为工厂林立的工业集中区呢?

  现任县环保局副局长的程忠清是当时建设指挥部的一员,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他仍然记忆犹新。程忠清告诉记者,铁岭村由于被铁路封闭,架设入区供电线路难度极大。山高路陡,甚至没有路。为此,他们对山体进行了三次爆破处理,还请来骡队运输建设物资,克服了种种困难,才完成了艰难的铺设任务。这里紧靠铁路,许多线路从这里经过,错综复杂,他们花去了较多精力,历尽波折,终于把过境线路全部移到区外。

  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垦荒、拆迁、平整、建设,这片荒原变成一马平川,现代化的厂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2006年7月,打通铁路梗阻的下立交动建。2007年12月,一期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二期、三期等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

  招商引资

  筑巢引得“凤来栖”

  良巢佳凤栖,花香蝶自来。2008年,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项目刚启动建设就引起社会各方关注,前来考察、洽谈的投资者络绎不绝,一个个商家纷至沓来,一个个项目接踵而至。“这里接连福州软件园,区位优势好,为市区工业企业向周边郊外转移搭建了很好的承载平台,进而成为福州工业发展的重要延伸与支撑,充满魅力和向心力”,程忠清告诉记者,开发区发展概念新颖,政府把基础设施都做好,为企业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还有一点很有吸引力,为解决企业后顾之忧,这里建起了许多座漂亮高档的职工公寓,设有食堂、文化中心、球场等。这在许多开发区是没有的,投资商对此赞赏不已。

  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实力雄厚,于是入驻门槛高,侧重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拉动能力强”的城市型工业项目,实现统一规划、行业集聚、集约用地、限期投产、后勤配套、土地预约、属地纳税等。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精心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低能耗、少污染、高效益的企业入驻。同时,还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施行“一站式无偿代办服务”,消防、环保、建设等部门靠前服务,实行包厂跟踪负责制,入驻企业有专人挂钩,及时调处,公安、电力、交通等县直有关部门也紧密配合,特事特办,为开发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几经周折,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设备公司最终相中了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块“风水宝地”,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征地400亩,开始试生产。福州太洋金属公司总经理深有感触地说:“这里的企业服务中心全程竭诚服务以及良好的环境条件深深吸引我们来此创业。”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靠良好的软硬环境引来了众多客商。当时福州市区的许多企业为扩大生产,致力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慕名来此。据统计,第一期来此要求落户的企业多达120多家,而入选的只有43家。

  集聚产业

  加快建设工业强县

  随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战略的深度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我县已成为福州向外拓展的主要区域。借此发展契机,我县立足于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明确发展定位,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

  在此背景下,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抓住福州科技园向闽侯扩区的机遇,发挥毗邻福州软件园、交通便捷优势,以建设成为甘蔗新县城的工业支撑、与福州市区对接的工业走廊为目标,重点引进和发展电子、软件、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项目,逐步建成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综合工业区。

  如今,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从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设备到贝奇食品,从电子机电到轻工食品行业,先进的生产设备、成熟的操作技术……无一不让人赞叹。自2006年动建以来,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态势良好,已累计集中开发一期、二期、三期5549亩(一期2000亩,二期2500亩,三期1049亩)。截至目前,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共会审企业101家,现已入驻94家企业(一期45家、二期44家,三期5家),其中已投产93家,在建1家;三期新会审企业7家;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2家。预计三期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00亿元。下一阶段,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大力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整合提升园区产能,着力发挥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形成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闽侯乡音 记者 洪琦)

相关新闻